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8542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集成有正供电电路、负供电电路及接地电路,其中,所述接地电路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弹性压紧在接地的金属部件上的弹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以及有利于降低工艺难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
技术介绍
电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电子节气门、电控EGR阀、电控涡轮增压器、座椅调节器、发动机热管理模块、可变进气歧管等。电控系统由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信号控制(例如)电机转速或输出转矩,以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高速、高扭矩/高输出力控制,满足响应时间等的要求。在电控系统的电路模块中一般设置有接地电路。目前,通常在电路模块的预定位置注塑一组或几组舌形金属弹片,以使得舌形金属弹片与接地的金属定位柱接触来实现接地连接。但是,由于舌形金属弹片的形状复杂,弹片的成型及注塑工艺难度大,而且不易定位。另外当需要多组弹片时,占用空间大,入厂检验不易实施,质量控制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模块的接地电路连接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以及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集成有正供电电路、负供电电路及接地电路,其中,所述接地电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绝缘部件(10),所述绝缘部件(10)上集成有正供电电路(1)、负供电电路(2)及接地电路(3),其中,所述接地电路(3)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弹性压紧在接地的金属部件上的弹性结构(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绝缘部件(10),所述绝缘部件(10)上集成有正供电电路(1)、负供电电路(2)及接地电路(3),其中,所述接地电路(3)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弹性压紧在接地的金属部件上的弹性结构(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31)为所述接地电路(3)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子元件(7)和第二电子元件(8),所述第一电子元件(7)的一端与所述正供电电路(1)上分支的第一支路(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路(3)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元件(8)的一端与所述负供电电路(2)上分支的第二支路(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路(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路(3)形成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7)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8)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弹性结构(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11)、所述第二支路(21)以及所述“T”形结构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7)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8)对应连接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10)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正供电电路(1)、所述负供电电路(2)、所述接地电路(3)、所述第一支路(11)和所述第二支路(21)平行于所述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阳黄建忠都兴鹏武献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