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微光信号转换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微光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的传感器、光电器件应运而生,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各大领域。然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求研究设备对微光信号的响应程度的大幅提高。微光信号检测是发展高新技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微光信号检测精度的高低往往会对产品的性能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由于结构缺陷在使用中易存在信号失真及信号震荡的技术缺陷,转换后的电信号通常会携带较多的信号噪声,这些信号噪声对下游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会带来严重影响。进一步的,在微光信号检测系统中,通常光电转换器件接收到的光信号都十分的微弱,转换后的电信号也非常的小(nA量级)。因此,放大器噪声,背景噪声,电路噪声,外界电磁干扰等都会对检测系统的精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的带宽通常比较低,不能同时应用在各种高频电路场合,进而通用性较弱。因此研发一款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以克服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和滤波放大模块;所述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和所述滤波放大模块串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和滤波放大模块;所述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和所述滤波放大模块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1)、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22)、第五电阻(R24)、二极管(D1)、第一电容(C21)、第二电容(C24)、第三电容(C25)、第四电容(C23)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其中,直流电源(DC)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1)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21)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4)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三电容(C25)和第四电阻(R22);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运放正电源(V+)分别与电路正电源电压(VCC)连接,及与所述第四电容(C23)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运放负电源(V-)分别与电路负电源电压(-VCC)连接,及与所述第二电容(C24)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24)与所述滤波放大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放大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六电阻(R2)、第七电阻(R3)、第八电阻(R01)、第九电阻(R5)、第六电容(C1)、第七电容(C2)和第八电容(C3);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2)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分别并联连接有第七电阻(R3)和第六电容(C1);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运放正电源(V+)分别与电路正电源电压(VCC)连接,及与所述第七电容(C2)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运放负电源(V-)分别与电路负电源电压(-VCC)连接,及与所述第八电容(C3)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01)和第九电阻(R5)后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信号光电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转换电压及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1)、第四电阻(R22)、第五电阻(R24)、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4)、第三电容(C25)、第四电容(C23)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1)串联连接后与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海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