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属于发动机零部件
技术介绍
发动机面临着严重的气缸盖热疲劳失效问题。如何提高气缸盖的抗热疲劳性能已经成为目前发动机机气缸盖设计的要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13459B,授权公告日:2010年9月1日,名称:具有双层水流通道的高强度气缸盖)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该气缸盖在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喷油器安装孔位,在气缸盖内围绕喷油器安装孔位开设有若干气道,在下底板上开设有进水孔,在上顶板上开设有出水孔,在气缸盖内围绕气道开设有冷却水腔,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冷却腔体通过中隔板分割成独立的上水腔和下水腔,中隔板的边沿与冷却水腔的侧壁一体连接,在喷油器安装孔位与气道之间的中隔板上开有连通上水腔和下水腔的连通孔。该气缸盖通过对冷却腔的分层设计和上下腔通孔位置的合理布置,可一定程度上提升冷却效果、减小缸盖下底板和气道的热应力。但该结构的气缸盖无法对冷却水进行有效的引导,各热关键区域的水流通道为并联通道,所有进入气缸盖的冷却水在各自流经其相近热关键区域后,便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上水套(1)和下水套(2),所述本体的中心开设有喷油器安装孔位(3),所述的喷油器安装孔位(3)内安置着喷油器套管(4),所述喷油器套管(4)竖向贯穿上水套(1)和下水套(2)的中心,所述本体内围绕喷油器安装孔位(3)设有四个气道,所述的上水套(1)和下水套(2)与四个气道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所述的上水套(1)与下水套(2)通过位于本体中心的水流通道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围开设有起源于本体底板并与上水套(1)接通的进水孔(15)和起源于本体底板并与下水套(2)接通的出水孔(10);在下水套(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上水套(1)和下水套(2),所述本体的中心开设有喷油器安装孔位(3),所述的喷油器安装孔位(3)内安置着喷油器套管(4),所述喷油器套管(4)竖向贯穿上水套(1)和下水套(2)的中心,所述本体内围绕喷油器安装孔位(3)设有四个气道,所述的上水套(1)和下水套(2)与四个气道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所述的上水套(1)与下水套(2)通过位于本体中心的水流通道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围开设有起源于本体底板并与上水套(1)接通的进水孔(15)和起源于本体底板并与下水套(2)接通的出水孔(10);在下水套(2)内,所述喷油器套管(4)与靠近出水孔(10)的某一气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中部挡水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挡水板(11)在水平方向上的两边沿分别同与上述指定气道相邻的另外两个气道的外壁相连,上述指定气道是指在其外壁与喷油器套管(4)之间设置中部挡水板(11)的那一个气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挡水板(11)在高度方向上贯穿整个下水套(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流式高效冷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陈小迅,高磊,王必璠,林新原,郭智义,李南,欧阳凤霞,涂欣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