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墙体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中加固的生土墙体
,涉及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墙体。
技术介绍
生土建筑具有就地取材、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廉、技术简单、保温与隔热性能优越等优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倍受世人关注,在今后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历次地震后的宏观调查表明,传统的生土结构没有构造柱且墙体材料强度低,造成生土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在西部地区,历次大地震中损坏或倒塌的农房半数以上为生土建筑,这些都制约了生土建筑的传承和推广应用。根据生土房屋的受力特点和震害经验,地震作用下墙体主要发生因墙体抗剪强度不足和变形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脆性破坏。因此,急需寻求一种加固生土墙体改善其抗震性能及延性的有效措施,以满足传统生土建筑的传承及推广应用的需求。然而我国对既有生土建筑墙体加固技术较少,钢丝网、纤维丝网等加固技术对村镇生土建筑来说具有造价高、原材料不宜当地直接获取等问题。因此对传统生土墙体进行生态、实用加固改造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墙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生土墙体无构造柱、强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土墙本体(1),生土墙本体(1)底部设置有墙体基础(2),生土墙本体(1)顶部设置有木圈梁(3),所述生土墙本体(1)的侧棱上均开设有第一竖槽(4),所述生土墙本体(1)两侧墙面上距生土墙本体(1)的两端面300mm‑400mm处各开有一个第二竖槽(6),第一竖槽(4)和第二竖槽(6)的长度均与生土墙本体(1)的高度相等,第一竖槽(4)和第二竖槽(6)内均嵌有木柱(5),木柱(5)的上端与木圈梁(3)通过扒钉(13)或榫卯固定连接,木柱(5)的下端延伸固定在墙体基础(2)内,所述生土墙本体(1)两端第一竖槽(4)和第二竖槽(6)内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土墙本体(1),生土墙本体(1)底部设置有墙体基础(2),生土墙本体(1)顶部设置有木圈梁(3),所述生土墙本体(1)的侧棱上均开设有第一竖槽(4),所述生土墙本体(1)两侧墙面上距生土墙本体(1)的两端面300mm-400mm处各开有一个第二竖槽(6),第一竖槽(4)和第二竖槽(6)的长度均与生土墙本体(1)的高度相等,第一竖槽(4)和第二竖槽(6)内均嵌有木柱(5),木柱(5)的上端与木圈梁(3)通过扒钉(13)或榫卯固定连接,木柱(5)的下端延伸固定在墙体基础(2)内,所述生土墙本体(1)两端第一竖槽(4)和第二竖槽(6)内的木柱(5)分别与两端的生土墙本体(1)用钢丝(11)绑扎成一体,形成构造柱(14),生土墙本体(1)的两侧墙面上还设置有由竹片(7)交错组成的固定网(8),竹片(7)互相连接处通过钢丝(11)绑扎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增强的生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片(7)靠近木圈梁(3)或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