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785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设置有反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生物反应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生物反应器设计有进气、排气、进料、出料、保温、清洗和补料子系统,实现所需的各个功能;其中进气系统用于配合出料系统实现出料、另外还具有搅拌功能;排气系统进料系统实现进料功能,还具有平衡容器内气压的功能;保温系统用于实现容器的恒温控制;清洗系统需外置CIP清洗装置,实现容器清洁功能;补料系统用于调节反应过程中物料的酸碱度、菌种浓度、盐度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反应器,指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它是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生物反应器的结构、操作方式和操作条件的选定对生物化工产品的质量、收率(转化率)和能耗有密切关系。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放大是生化反应工程的中心内容,也是生物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复杂,反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复杂,反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设置有反应器、第一手动阀、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动阀,第二手动阀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并接后与第一气体净化器连接,第一气体净化器通过管道与第三手动阀连接,第三手动阀通过管道与气体流量计连接,气体流量计通过管道与第二气体净化器连接,第二气体净化器通过管道与第三电动阀连接,第三电动阀通过管道与反应器的底部进气口和第十电动阀连接;第九电动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底部的出料口连接,第九电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十六手动阀连接,第十五手动阀和第十电动阀与第九电动阀和第十六手动阀之间的管道连接,第十五手动阀通过管道与与储料池连接;第七手动阀通过管道与第八手动阀连接,第八手动阀与第九手动阀并接后通过管道与第十一电动阀连接,第十一电动阀与第十手动阀并接后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保温层底部进水口连接。进一步设置有第四电动阀,所述第四电动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顶端的抽气孔连接,第四电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第十三手动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顶端的两个清洗喷头连接,第十三手动阀的另一端与CIP清洗系统的接口连接;第五电动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顶端的进料口连接;反应器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六电动阀;反应器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七电动阀。进一步,所述反应器顶端的两个补料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十一手动阀和第十二手动阀。进一步,所述反应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八电动阀,反应器和第八电动阀之间的官道上安装有第四手动阀,第八电动阀通过管道与第五手动阀和第六手动阀并接,反应器右侧的取样接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十四手动阀。进一步,所述反应器为立式压力容器,设置有保温层,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清洗口以及补料口;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扶梯。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为实现生物反应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生物反应器设计有进气、排气、进料、出料、保温、清洗和补料子系统,实现所需的各个功能。其中进气系统用于配合出料系统实现出料、另外还具有搅拌功能;排气系统进料系统实现进料功能,还具有平衡容器内气压的功能;保温系统用于实现容器的恒温控制;清洗系统需外置CIP清洗装置,实现容器清洁功能;补料系统用于调节反应过程中物料的酸碱度、菌种浓度、盐度等。本技术的反应器为立式压力容器,具有保温层,立式设计使得整个容易占用厂房面积小,而且便于温度控制和搅拌。容易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正压和负压,用于进料和出料。顶层具有人工口用于设备维护、照明灯用于人工维护时为内部照明、清洗口用于CIP清洗以及补料口;容器内设有扶梯,便于人工维护时在容器内上下;容器顶部以下具有保温层,保温层水流从底部流入顶部流出;容器中下部具有取样和传感器口,用于人工取样检查反应状态和安装PH值、盐度等传感器。容器底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料口,进气口用于反应过程中的搅拌;另外在与出料口连接的管道上页设有进气口,用于出料是搅拌。容器具有四个支柱,便于厂房内安装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器;2、第一手动阀;3、第一电动阀;4、第一气体净化器;5、第二手动阀;6、第二电动阀;7、第三手动阀;8、气体流量计;9、第二气体净化器;10、第三电动阀;11、第十一手动阀;12、第十二手动阀;13、第四电动阀;14、第十三手动阀;15、第五电动阀;16、第六电动阀;17、第七电动阀;18、第四手动阀;19、第八电动阀;20、第五手动阀;21、第六手动阀;22、第十四手动阀;23、第九电动阀;24、第十五手动阀;25、第十六手动阀;26、第十电动阀;27、第七手动阀;28、第八手动阀;29、第九手动阀;30、第十手动阀;31、第十一电动阀。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包括:反应器1、第一手动阀2、第一电动阀3、第一气体净化器4、第二手动阀5、第二电动阀6、第三手动阀7、气体流量计8、第二气体净化器9、第三电动阀10、第十一手动阀11、第十二手动阀12、第四电动阀13、第十三手动阀14、第五电动阀15、第六电动阀16、第七电动阀17、第四手动阀18、第八电动阀19、第五手动阀20、第六手动阀21、第十四手动阀22、第九电动阀23、第十五手动阀24、第十六手动阀25、第十电动阀26、第七手动阀27、第八手动阀28、第九手动阀29、第十手动阀30、第十一电动阀31。第一手动阀2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连接,第二手动阀5通过管道与氮气惰性气体连接,第一手动阀2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动阀3,第二手动阀5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动阀6,第一电动阀3与第二电动阀6并接后与第一气体净化器4连接,第一气体净化器4通过管道与第三手动阀7连接,第三手动阀7通过管道与气体流量计8连接,气体流量计8通过管道与第二气体净化器9连接,第二气体净化器9通过管道与第三电动阀10连接,第三电动阀10通过管道与反应器1的底部进气口和第十电动阀连接。反应器1顶端的两个补料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十一手动阀11和第十二手动阀12。第四电动阀13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1顶端的抽气孔连接,第四电动阀1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第十三手动阀14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1顶端的两个清洗喷头连接,第十三手动阀14的另一端与CIP清洗系统的接口连接;第五电动阀15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1顶端的进料口连接,第五电动阀1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配料池连接;反应器1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六电动阀16;反应器1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七电动阀17,第七电动阀17通过管道连接储料池清液。反应器1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八电动阀19,反应器1和第八电动阀19之间的官道上安装有第四手动阀18,第八电动阀19通过管道与第五手动阀20和第六手动阀21并接,第五手动阀20通过管道实现热水的回水,第六手动阀21通过管道实现冷却水回水;反应器1右侧的取样和传感器接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十四手动阀22。第九电动阀23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1底部的出料口连接,第九电动阀2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十六手动阀25连接,第十五手动阀24和第十电动阀26与第九电动阀23和第十六手动阀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设置有反应器;第一手动阀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动阀,第二手动阀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并接后与第一气体净化器连接,第一气体净化器通过管道与第三手动阀连接,第三手动阀通过管道与气体流量计连接,气体流量计通过管道与第二气体净化器连接,第二气体净化器通过管道与第三电动阀连接,第三电动阀通过管道与反应器的底部进气口和第十电动阀连接;第九电动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底部的出料口连接,第九电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十六手动阀连接,第十五手动阀和第十电动阀与第九电动阀和第十六手动阀之间的管道连接,第十五手动阀通过管道与储料池连接;第七手动阀通过管道与第八手动阀连接,第八手动阀与第九手动阀并接后通过管道与第十一电动阀连接,第十一电动阀与第十手动阀并接后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保温层底部进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设置有反应器;第一手动阀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动阀,第二手动阀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并接后与第一气体净化器连接,第一气体净化器通过管道与第三手动阀连接,第三手动阀通过管道与气体流量计连接,气体流量计通过管道与第二气体净化器连接,第二气体净化器通过管道与第三电动阀连接,第三电动阀通过管道与反应器的底部进气口和第十电动阀连接;第九电动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器底部的出料口连接,第九电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十六手动阀连接,第十五手动阀和第十电动阀与第九电动阀和第十六手动阀之间的管道连接,第十五手动阀通过管道与储料池连接;第七手动阀通过管道与第八手动阀连接,第八手动阀与第九手动阀并接后通过管道与第十一电动阀连接,第十一电动阀与第十手动阀并接后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保温层底部进水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的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有第四电动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代伟李友铖李鹏王露黄大贵葛森吴献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