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真空试验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真空试验箱
,具体地说是一种热真空试验箱。
技术介绍
热真空试验箱主要用于营造一个高真空及热沉温度交变的环境,用于测量电子设备在这些环境下的性能。现有的罐体内的热沉筒一般采用圆形筒,并在其内壁上涂黑色漆来提供冷黑背景,模拟太空环境。但限于制造体积的影响,其控制冷热量变化的速度及灵敏度不是最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特殊结构的热沉筒并辅以与之形状相匹配的硅油加热管、液氮冷却管,在不改变罐体大小的情况下,增加热沉面积,提高冷热反应的速度和灵敏度。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包括采用支脚固定在地面的罐体、一端开口的主热沉筒、冷板置物台,抽真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设备控制监测系统、箱体、设有控制单元的电气柜;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内壁涂覆有航空黑漆,主热沉筒的低部采用支架固定在罐体内;所述的冷板置物台采用轨道轨接在主热沉筒内;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硅油加热管、与硅油加热管连接的硅油泵组及加热管上阀门、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液氮冷却管、与液氮冷却管连接的液氮泵组及冷却管上阀门,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包括采用支脚(7)固定在地面的罐体(1)、一端开口的主热沉筒、冷板置物台(10),抽真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设备控制监测系统、箱体(11)、设有控制单元的电气柜(12);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内壁涂覆有航空黑漆,主热沉筒的低部采用支架(6)固定在罐体(1)内;所述的冷板置物台(10)采用轨道(5)轨接在主热沉筒内;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硅油加热管、与硅油加热管连接的硅油泵组及加热管上阀门、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液氮冷却管、与液氮冷却管连接的液氮泵组及冷却管上阀门,所述的硅油加热管内还设有加热用负载;所述的罐体(1)上设有门(1‑1);所述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包括采用支脚(7)固定在地面的罐体(1)、一端开口的主热沉筒、冷板置物台(10),抽真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设备控制监测系统、箱体(11)、设有控制单元的电气柜(12);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内壁涂覆有航空黑漆,主热沉筒的低部采用支架(6)固定在罐体(1)内;所述的冷板置物台(10)采用轨道(5)轨接在主热沉筒内;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硅油加热管、与硅油加热管连接的硅油泵组及加热管上阀门、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液氮冷却管、与液氮冷却管连接的液氮泵组及冷却管上阀门,所述的硅油加热管内还设有加热用负载;所述的罐体(1)上设有门(1-1);所述门(1-1)的内壁上覆设有封闭主热沉筒一端开口用的前热沉板,且所述的门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的罐体(1)的尾部采用抽真空管道(8)连接抽真空系统;所述的设备控制监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端、若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加热用负载的控制端依次贯穿主热沉筒和罐体(1)后连接位于电气柜(12)内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热沉筒(2)总体采用沿圆周均布的五个半圆弧形板所组成的梅花形;所述的硅油加热管(3),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一直管(32)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一弧形管(31),且两根第一直管(32)的尾部弯折后形成硅油弯折管部(33),硅油弯折管部(33)的端头贯穿主热沉筒(2),位于主热沉筒(2)与罐体(1)之间的两根硅油弯折管部(33)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油总管、出油总管,进油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油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1)的外壁后连接硅油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硅油泵组还设有原油进出口;所述的液氮冷却管(4),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二直管(42)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二弧形管(41),且连接第二直管(42)处的第二弧形管(41)的局部分别设有向第二弧形管(41)的圆心侧凹陷的弧形避让结构(44),两根第二直管(42)的尾部弯折后形成液氮弯折管部(43),液氮弯折管部(43)的端头再贯穿主热沉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通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