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94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底部的气缸支腿,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开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侧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底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有钻头,所述工作台底部和转轴连接处设有护套,所述工作台内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转杆,所述电机一侧位于工作台顶部安装有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通过采用钻孔和肥水同时进行,不仅能够在钻孔同时不影响肥水渗入,同时起到了清洗钻头的作用,而且工作效率高,渗透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适合广泛推广。

Orchid plant water and fertilizer seep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orchid fertilizer osmosis device comprises a working table and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able leg cylinder, the tabl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device, the connec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tube, the guide tub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driving wheel, the driving wheel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of the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drill bi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able at the bottom and th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wherein the work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motor, the motor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rod, and one side of the motor on the tabl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of orchid fertilizer osmosis device, novel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arried out by by drilling and water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in drilling without affecting the water infiltr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leaning a bit role,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penetration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
本技术涉及肥水渗透
,具体为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兰科是仅次于菊科的一个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自然界中尚有许多有观赏价值的野生兰花有待开发、保护和利用。主要有中国兰和洋兰两大类。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传统的兰科植物种植施肥采用将肥水直接浇灌在土层表面,这样的施肥效果比较差,而且养料不易被植物吸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底部的气缸支腿,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开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侧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底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有钻头,所述工作台底部和转轴连接处设有护套,所述工作台内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转杆,所述电机一侧位于工作台顶部安装有导向轮。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底部贯穿于护套,且延伸至转轴一侧。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数量为3个,且呈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转杆和导向轮通过第一传输皮带连接,所述导向轮和连接装置通过第二传输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底部设有支腿,且支腿焊接于工作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通过采用钻孔和肥水同时进行,不仅能够在钻孔同时不影响肥水渗入,同时起到了清洗钻头的作用,而且工作效率高,渗透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连接装置、3气缸支腿、4导流管、5传动轮、6转轴、7钻头、8护套、9电机、10转杆、11第一传输皮带、12导向轮、13第二传输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的气缸支腿3,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有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上开设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一侧设有传动轮5,所述传动轮5底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底部设有钻头7,所述工作台1底部和转轴6连接处设有护套8,所述工作台1内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设有转杆10,所述电机9一侧位于工作台1顶部安装有导向轮12,所述导流管4底部贯穿于护套8,且延伸至转轴6一侧,所述连接装置2数量为3个,且呈环形分布,所述转杆10和导向轮12通过第一传输皮带11连接,所述导向轮12和连接装置2通过第二传输皮带13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底部设有支腿,且支腿焊接于工作台1。工作原理:本技术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使用时,将装置放置需要施肥的兰科植物旁边,启动电机9通过第一传输皮带11、导向轮12和第二传输皮带13带动连接装置2底部的传动轮5旋转,同时带动转轴6底部的钻头7旋转,启动气缸支腿3对周围土地进行钻孔处理,同时在连接装置2上的导流管4内注入肥水,肥水通过导流管4和护套8从转轴6边沿顺下进行渗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

【技术保护点】
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的气缸支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有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上开设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一侧设有传动轮(5),所述传动轮(5)底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底部设有钻头(7),所述工作台(1)底部和转轴(6)连接处设有护套(8),所述工作台(1)内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设有转杆(10),所述电机(9)一侧位于工作台(1)顶部安装有导向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兰科植物肥水渗透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的气缸支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有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上开设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一侧设有传动轮(5),所述传动轮(5)底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底部设有钻头(7),所述工作台(1)底部和转轴(6)连接处设有护套(8),所述工作台(1)内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设有转杆(10),所述电机(9)一侧位于工作台(1)顶部安装有导向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云徐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丰春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