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振冬专利>正文

一种涡流干燥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46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涡流干燥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腔呈圆柱形,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通气孔和若干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塔体内腔相连通;各第一通气孔位于同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位于另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所在的平面位于各第一通气孔所在平面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最大限度确保被干燥物料的有价值成分不被破坏,干燥时间差小,干燥程度均一,可充分解决被干燥物粘壁缺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干燥塔
本技术涉及物料干燥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涡流干燥塔。
技术介绍
目前现存的技术对雾滴进行干燥一般采用喷雾干燥器,但喷雾干燥器存在易粘壁、易吸附塔壁、所需厂房空间大、塔径大、塔体高、入塔风温高、易破坏有价值成分,能耗大、效率低,物料干燥程度不均一、物料被干燥时间差较大、物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不均衡等弊端;对颗粒及粉末等状态物料进行干燥一般采用烘箱,烘箱干燥存在能耗大、物料干燥程度不均一、物料干燥时间长、有价值成分易被破坏及被干燥后物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不均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涡流干燥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流干燥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腔呈圆柱形,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雾化器安装口或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塔体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通气孔和若干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塔体内腔相连通;各第一通气孔位于同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位于另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所在的平面位于各第一通气孔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向塔体内充气,经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进入塔体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涡流干燥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流干燥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内腔呈圆柱形,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通气孔(2)和若干第二通气孔(2′),所述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均与塔体(1)内腔相连通;各第一通气孔(2)位于同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2′)位于另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2′)所在的平面位于各第一通气孔(2)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向塔体(1)内充气,经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进入塔体(1)的气流与经进料口(11)进入塔体(1)的物料相混合;各第一通气孔(2)的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干燥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内腔呈圆柱形,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通气孔(2)和若干第二通气孔(2′),所述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均与塔体(1)内腔相连通;各第一通气孔(2)位于同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2′)位于另一平面上;各第二通气孔(2′)所在的平面位于各第一通气孔(2)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向塔体(1)内充气,经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进入塔体(1)的气流与经进料口(11)进入塔体(1)的物料相混合;各第一通气孔(2)的进气方向与塔体(1)内腔的半径方向(R)在水平面内呈一夹角a以便于在塔体(1)内形成涡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上安装有雾化器,第一通气孔(2)和第二通气孔(2′)进入塔体(1)的气流与经雾化器进入塔体(1)的物料相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流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通气孔(2′)的进气方向与塔体(1)内腔的半径方向(R)在水平面内呈一夹角b以便于在塔体(1)内形成涡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流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的进气方向向塔体(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冬
申请(专利权)人:梁振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