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04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活塞杆;外部结构包括:上连接头、上密封件、阻尼器外套筒、下密封件;内部结构包括:内密封件、上内插弹簧、下内插弹簧;活塞杆包括:内活塞杆、活塞、外活塞杆;下密封件、内密封件内部均设置有通孔;活塞的侧壁装嵌设置有励磁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能够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热量积聚而产生的升温,及时进行热量传导,达到降温的效果的同时,自身具备自动复位的功能,能够避免结构震后的残余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磁流变阻尼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磁流变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外界振动的机械能、励磁线圈的电功率损失、活塞杆与密封圈的摩擦发热以及外界环境的热辐射均将大部分转化为磁流变阻尼器内部热能,使得磁流变阻尼器产生升温效应。而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并不具备一定的散热功能,磁流变阻尼器因高效的耗能特性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热能,而大幅度升温将导致磁流变阻尼器的受到损坏。因此,有效控制磁流变器件的升温对提高其工作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结构简单,在能够有效降低本技术内部热量积聚而产生的升温,及时进行热量传导,达到降温的效果的同时,自身具备自动复位的功能,能够避免结构震后的残余位移。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活塞杆;所述外部结构包括:上连接头、上密封件、阻尼器外套筒、下密封件;所述内部结构包括:内密封件、上内插弹簧、下内插弹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活塞杆;所述外部结构包括:上连接头、上密封件、阻尼器外套筒、下密封件;所述内部结构包括:内密封件、上内插弹簧、下内插弹簧;所述活塞杆包括:内活塞杆、活塞、外活塞杆;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内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的侧壁装嵌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上连接头设置在所述上密封件顶部,所述上密封件装嵌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顶部,所述下密封件装嵌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底部;所述内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内壁上;所述内活塞杆、所述活塞、所述外活塞杆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活塞杆;所述外部结构包括:上连接头、上密封件、阻尼器外套筒、下密封件;所述内部结构包括:内密封件、上内插弹簧、下内插弹簧;所述活塞杆包括:内活塞杆、活塞、外活塞杆;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内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的侧壁装嵌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上连接头设置在所述上密封件顶部,所述上密封件装嵌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顶部,所述下密封件装嵌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底部;所述内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阻尼器外套筒的内壁上;所述内活塞杆、所述活塞、所述外活塞杆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下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之间;所述内活塞杆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内密封件、所述上内插弹簧内部;所述外活塞杆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下密封件、所述下内插弹簧内部,所述外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头;所述上内插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内密封件的底部连接,所述上内插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活塞的顶部连接;所述下内插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活塞的底部连接,所述下内插弹簧的底部与所述下密封件的顶部连接;所述阻尼器外套筒内壁、所述内密封件底部、所述活塞顶部形成的密闭空腔以及所述阻尼器外套筒内壁、所述活塞底部、所述下密封件的顶部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虎张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