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32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单个电涡流阻尼器运动方向为一维或者二维的,均不具备全向抑振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包括:电涡流产生系统、滚珠导向系统;所述电涡流产生系统、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位于磁场屏蔽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涡流产生系统包括两个磁体、导电线圈、球状滚珠;所述导电线圈缠绕在所述磁体上;两个磁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滚珠导向系统的两端;两个磁体的所述一端为异性磁极;两个磁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磁场屏蔽外壳;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与所述磁场屏蔽外壳连接;所述球状滚珠位于所述滚珠导向系统空腔内;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为闭合曲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阻尼减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当结构受到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的脉动激励时(如风、地震、撞击和机械振动等)就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响应。特别是在土木建筑领域,随着新施工工艺和计算理论以及新材料的出现,结构的柔度进一步加大,而且一般采用钢材,譬如大跨度桥梁的柔细主梁和大长细比柔性吊杆和吊索、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件(譬如大跨越输电导线、建筑的薄壁维护结构等),其均具有抵抗刚度小、自振频率低、结构阻尼小,易发生风致振动的特点,从而极易造成人的振动不舒适感和构件的疲劳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结构短时间倒塌破坏。例如1940年,美国的Tacoma悬索桥建成四个月后在小风下即发生了主梁大幅涡振,当风速提高至19m/s,主梁经历短时弯扭耦合振动后突然坍塌。超高层建筑在建成之初未采取减振措施之前,几乎均有一定幅度的风致摆动问题,譬如美国的帝国大厦、上海大厦和中国台湾的101大厦等,虽然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小,但极易造成人的不舒适感。另外对于大长细比柔细结构,振动更加频繁、幅值也有所加大,譬如经常发生于桥梁吊杆(索)和覆冰输电导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涡流产生系统、滚珠导向系统;所述电涡流产生系统、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位于磁场屏蔽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涡流产生系统包括两个磁体、导电线圈、球状滚珠;所述导电线圈缠绕在所述磁体上;两个磁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滚珠导向系统的两端;两个磁体的所述一端为异性磁极;两个磁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磁场屏蔽外壳;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与所述磁场屏蔽外壳连接;所述球状滚珠位于所述滚珠导向系统空腔内;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为闭合曲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涡流产生系统、滚珠导向系统;所述电涡流产生系统、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位于磁场屏蔽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涡流产生系统包括两个磁体、导电线圈、球状滚珠;所述导电线圈缠绕在所述磁体上;两个磁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滚珠导向系统的两端;两个磁体的所述一端为异性磁极;两个磁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磁场屏蔽外壳;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与所述磁场屏蔽外壳连接;所述球状滚珠位于所述滚珠导向系统空腔内;所述滚珠导向系统为闭合曲面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屏蔽外壳上设置有孔,所述导线线圈通过所述孔连接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导向系统通过弹簧与支撑外壳连接,所述支撑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磁场屏蔽外壳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旭何宏明聂铭谢文平罗啸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