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616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该系统包括:顶部龙骨,顶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顶板连接;底部龙骨,底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连接;竖向龙骨,竖向龙骨连接在顶部龙骨和底部龙骨之间;龙骨连接件,龙骨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面板连接件,面板连接件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面板连接件的第一侧边与竖向龙骨连接;饰面板,饰面板安装在面板连接件的第二侧边;踢脚线,踢脚线设置在饰面板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之间。龙骨采用热镀锌钢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利用标准连接件安装固定,不含任何化学粘合剂,可实现办公空间及公共空间的灵活设计与自由分隔。该体系可分为单面护墙及双面隔墙的墙身装饰板,便于空间摆放,弥补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
本技术属于室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隔断墙又称高隔间,主要用于办公场所。目前隔断墙已广泛应用与办公室以及家庭的空间分割,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一间房分割成若干个小的空间。目前,很多房屋都被租赁使用,尤其是办公写字楼,根据不同的需求,通常进行重新的空间划分,如增加隔断墙划分出会客室、财务室、会议室和高管办公室等,隔断墙体需要起到视线阻挡和隔音的效果。对于现代办公室来说,隔断墙的设置可以增加办公室数量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充分实现了办公室空间内人员的自由活动以及便于个人之间的交流,同时隔断墙又能保证隔断分隔空间的私密性。目前,室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类型饰面板安装均采用钢质龙骨或钢龙骨加木质基层板,使用木质基层板作为基层,然后将饰面板安装到基层板上。在龙骨、基层板两面刷涂防火涂料来保证木结构基层、龙骨的防火要求;固定方式采用水泥钉、扇头钉、各种木螺丝钉、膨胀螺栓以及胶粘剂。由于面板固定需要钉和胶粘剂,导致整个过程施工效率低、环保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以解决施工过程效率低、环保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所述系统用于进行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其包括:顶部龙骨,所述顶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顶板连接;底部龙骨,所述底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连接;竖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连接在顶部龙骨和底部龙骨之间;龙骨连接件,所述龙骨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在顶部龙骨与竖向龙骨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一侧与顶部龙骨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在底部龙骨与竖向龙骨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一侧与底部龙骨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面板连接件,所述面板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面板连接件的第一侧边与竖向龙骨连接;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安装在面板连接件的第二侧边;踢脚线,所述踢脚线设置在饰面板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之间。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隔音棉;竖向龙骨的两侧均安装面板连接件,在面板连接件上均安装饰面板,在相对的饰面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隔音棉填充在饰面板之间的空腔内。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墙体连接件,所述墙体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墙体连接件一侧与建筑物的室内墙体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踢脚线连接件,所述踢脚线上设有卡槽,踢脚线连接件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爪,踢脚线连接件与竖向龙骨或底部龙骨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面板托架,所述面板托架的一侧与饰面板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饰面板。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所述竖向龙骨、顶部龙骨和底部龙骨为热镀锌钢材质或铝合金材质。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所述隔音棉为岩棉,岩棉的容重≥100kg/m³。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一步,所述饰面板为石材饰面板、瓷板饰面板、金属饰面板或木材饰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龙骨采用热镀锌钢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利用标准连接件安装固定,不含任何化学粘合剂,可实现办公空间及公共空间的灵活设计与自由分隔。模块化隔墙安装体系可分为单面护墙及双面隔墙的墙身装饰板,便于空间摆放,弥补空间不足。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施工现场模块化组装,工期短、效率高,品质保证、装修后即可入住。可广泛应用于办公、医院、酒店、住宅等各类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的隔墙及饰面装饰工程,可实现办公空间及公共空间的灵活设计与自由分隔。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竖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第二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第二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竖向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另一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踢脚线连接件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踢脚线连接件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顶部龙骨,2、底部龙骨,3、竖向龙骨,4、龙骨连接件,5、面板连接件,6、饰面板,7、踢脚线,8、隔音棉,9、墙体连接件,10、踢脚线连接件,11、面板托架,12、室内顶板,13、室内底板,14、连接件本体,15、卡爪,16、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实施例1图1、2、5、6和7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该系统作为隔墙用于进行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其包括:顶部龙骨1,顶部龙骨1与建筑物的室内顶板12连接;底部龙骨2,底部龙骨2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13连接;竖向龙骨3,竖向龙骨3连接在顶部龙骨1和底部龙骨2之间;如图1所示,竖向龙骨3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安装槽;龙骨连接件4,龙骨连接件4的截面为L字形;在顶部龙骨1与竖向龙骨3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4一侧与顶部龙骨1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3连接;在底部龙骨2与竖向龙骨3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4一侧与底部龙骨2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3连接;面板连接件5,面板连接件5的截面为L字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面板连接件5的第一侧边与竖向龙骨3连接;如图1所示,面板连接件5的第一侧边插入竖向龙骨3的安装槽;饰面板6,饰面板6安装在面板连接件5的第二侧边;踢脚线7,踢脚线7设置在饰面板6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1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隔音棉8;竖向龙骨3的两侧均安装面板连接件5,在面板连接件5上均安装饰面板6,在相对的饰面板6之间形成空腔;隔音棉8填充在饰面板6之间的空腔内。利用上述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进行室内装修施工,整组隔墙体系不使用拉(铆)钉固定,使隔墙的可拆装功能得以实现;内部使用竖向龙骨支撑,外部安装饰面板装饰,这种方法确保了隔墙的牢固性和美观性;经济实用的整体设计和多种解决方案,使隔墙体系结构简单,安拆方便;标注化的龙骨体系和组件能够与其他类型墙体轻易连接并自然收口,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施工现场模块化组装,保证了室内隔断的坚固和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所述系统用于进行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顶部龙骨,所述顶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顶板连接;底部龙骨,所述底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连接;竖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连接在顶部龙骨和底部龙骨之间;龙骨连接件,所述龙骨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在顶部龙骨与竖向龙骨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一侧与顶部龙骨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在底部龙骨与竖向龙骨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一侧与底部龙骨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面板连接件,所述面板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面板连接件的第一侧边与竖向龙骨连接;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安装在面板连接件的第二侧边;踢脚线,所述踢脚线设置在饰面板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所述系统用于进行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顶部龙骨,所述顶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顶板连接;底部龙骨,所述底部龙骨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连接;竖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连接在顶部龙骨和底部龙骨之间;龙骨连接件,所述龙骨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在顶部龙骨与竖向龙骨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一侧与顶部龙骨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在底部龙骨与竖向龙骨的连接位置,龙骨连接件一侧与底部龙骨连接,另一侧与竖向龙骨连接;面板连接件,所述面板连接件的截面为L字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面板连接件的第一侧边与竖向龙骨连接;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安装在面板连接件的第二侧边;踢脚线,所述踢脚线设置在饰面板与建筑物的室内底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隔墙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音棉;竖向龙骨的两侧均安装面板连接件,在面板连接件上均安装饰面板,在相对的饰面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隔音棉填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夫刘长林苏彦爱魏磊张宽醒阮志雄张佳玉王中秋梁兴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科沃建筑装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