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156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属于雨水回收处理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初期弃流与过滤的功能的雨水弃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内设有过滤腔,壳体中部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将过滤腔分为上过滤腔和下过滤腔,横隔板的中间设有中孔,横隔板上位于中孔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滑杆,支撑板上设有供滑杆滑动的凹槽,下过滤腔内位于中孔的下方设有半球阀,半球阀的直径大于中孔的孔径,半球阀与滑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在滑杆的中间,另一端连接在半球阀的顶部,壳体上在位于出水口的侧壁上设有不锈钢丝网,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全球淡水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化,雨水的回收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初期的雨水由于具有初始冲刷效应而导致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水质浑浊,随着降雨的持续,一旦冲刷效应完成,径流的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因此,通过雨水弃流过程将降雨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去除,将大大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节约投资,减少运行成本,目前,实际工程中的弃流装置较为复杂,多采用电动方式控制弃流,动力消耗提高使用成本。中国专利文献CN203487582U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具有一个由壳体限定而成的工作腔体以及与该工作腔体相通的进、出水口,所述工作腔体设置有介于进、出水口之间的过滤网,所述工作腔体下部具有一个排污口以及与排污口相通且供密封球体活动的排污腔,该排污腔连接于排污管,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与密封球体相连的环形浮岛,虽然该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结构简单也无动力消耗,但是由于环形浮岛和密封球体在水中易偏移而导致排污口密封不严,而使初期污染物较多的雨水和后期较清澈的雨水无法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壳体(1)内设有过滤腔(4),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横隔板(5),所述横隔板(5)将过滤腔(4)分为上过滤腔(41)和下过滤腔(42),其特征是:所述横隔板(5)的中间设有中孔(511),所述横隔板(5)上位于中孔(511)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两个所述支撑板(51)之间连接有滑杆(52),所述支撑板(51)上设有供滑杆(52)滑动的凹槽(512),所述下过滤腔(42)内位于中孔(511)的下方设有半球阀(54),所述半球阀(54)的直径大于中孔(511)的孔径,所述半球阀(54)与滑杆(52)之间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壳体(1)内设有过滤腔(4),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横隔板(5),所述横隔板(5)将过滤腔(4)分为上过滤腔(41)和下过滤腔(42),其特征是:所述横隔板(5)的中间设有中孔(511),所述横隔板(5)上位于中孔(511)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两个所述支撑板(51)之间连接有滑杆(52),所述支撑板(51)上设有供滑杆(52)滑动的凹槽(512),所述下过滤腔(42)内位于中孔(511)的下方设有半球阀(54),所述半球阀(54)的直径大于中孔(511)的孔径,所述半球阀(54)与滑杆(52)之间设有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一端连接在滑杆(52)的中间,另一端连接在半球阀(54)的顶部,所述壳体(1)上在位于出水口(3)的侧壁上设有不锈钢丝网(6),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军刘海张聪陈灿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哲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