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水坝用生态鱼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3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包括主管道,主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扩口,扩口一端与端部方管连接,端部方管上部设置有立柱,立柱顶端设置有龙门架,龙门架上设置有油缸,油缸与连接杆配合,连接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下部设置有挡水板,主管道内部一侧设置有左侧阻流板,主管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阻流板,右侧阻流板的端部通过销轴与转动板铰接,转动板和右侧阻流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水利设施中,方便鱼类通过水坝,使得鱼类能够进行迁徙,方便鱼类的繁殖,降低水利工程设备对鱼类的不良影响,对保全生物的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坝用生态鱼道
本技术涉及鱼道
,具体地指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在多地都有修建,水利工程设备的修建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生产提供电能和水能,但是水利工程修建后会截断河流,当河流中的鱼到季节需要迁徙时,会无法穿过水坝,鱼群会聚集到水坝处,这样会严重影响鱼类的繁殖,不利于生态平衡,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帮助鱼类穿过水坝的生态鱼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以帮助鱼类顺利穿过水坝。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扩口,所述扩口一端与端部方管连接,所述端部方管上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与连接杆配合,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部设置有挡水板,所述主管道内部一侧设置有左侧阻流板,所述主管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阻流板,所述右侧阻流板的端部通过销轴与转动板铰接,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右侧阻流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端部方管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台阶,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台阶上。优选地,所述油缸为多级油缸,所述油缸配备有连接板,所述油缸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龙门架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设置在所述连接杆顶部的连接套适配,所述活塞杆和所述连接套通过连接销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端部方管的上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与所述挡水板适配。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该水坝用生态鱼道使用时,主管道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放置,一端高一端低,主管道两端的端部方管上方均通过立柱与龙门架连接,龙门架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油缸的操控即可,使用时使用者控制油缸收缩,油缸的活塞杆上升,此时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安装座下部的挡水板从端部方管内升起,此时水流可以进入端部方管,扩口可起到过渡作用,即可起到缓冲水流的作用,也可以方便鱼类进入主管道,水流进入主管道之后,会在左侧阻流板和右侧阻流板的阻挡作用下消耗水的动能,进一步放缓流速,同时转动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具有弹性,可以在水的推动下进一步吸收水的动能,而且在转动板的遮挡作用下,右侧阻流板之间会形成一个水流相对非常稳定的区域,当鱼类进行溯流游动时,体力不足时可以暂时进入这个区域进行休息,等待体能恢复后继续溯流游动,当鱼类迁徙完毕后,可通过油缸将挡水板降下,挡水板通过方孔插入到端部方管内,封闭端部方管,阻断水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应用于水利设施中,方便鱼类通过水坝,使得鱼类能够进行迁徙,方便鱼类的繁殖,降低水利工程设备对鱼类的不良影响,对保全生物的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端部方管、扩口、主通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端部方管、立柱、龙门架、油缸、连接杆、安装座、挡水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连接杆、安装座、挡水板配合部分的左视图。图中:1、主管道,2、扩口,3、端部方管,4、立柱,5、龙门架,6、油缸,7、连接杆,8、安装座,9、挡水板,10、左侧阻流板,11、右侧阻流板,12、销轴,13、转动板,14、复位弹簧,15、立柱台阶,16、连接板,17、活塞杆,18、连接套,19、连接销,20、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的两端均设置有扩口2,所述扩口2一端与端部方管3连接,所述端部方管3上部设置有立柱4,所述立柱4顶端设置有龙门架5,所述龙门架5上设置有油缸6,所述油缸6与连接杆7配合,所述连接杆7底部设置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下部设置有挡水板9,所述主管道1内部一侧设置有左侧阻流板10,所述主管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阻流板11,所述右侧阻流板11的端部通过销轴12与转动板13铰接,所述转动板13和所述右侧阻流板11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4。优选地,所述端部方管3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台阶15,所述立柱4设置在所述立柱台阶15上。优选地,所述油缸6为多级油缸,所述油缸6配备有连接板16,所述油缸6通过所述连接板16与所述龙门架5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油缸6的活塞杆17与设置在所述连接杆7顶部的连接套18适配,所述活塞杆17和所述连接套18通过连接销19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端部方管3的上部开设有方孔20,所述方孔20与所述挡水板9适配。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该水坝用生态鱼道时,主管道1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放置,一端高一端低,主管道1两端的端部方管3上方均通过立柱4与龙门架5连接,龙门架5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油缸6的操控即可,使用时使用者控制油缸6收缩,油缸6的活塞杆17上升,此时在活塞杆17的带动下,安装座8下部的挡水板9从端部方管3内升起,此时水流可以进入端部方管3,扩口2可起到过渡作用,即可起到缓冲水流的作用,也可以方便鱼类进入主管道1,水流进入主管道1之后,会在左侧阻流板10和右侧阻流板11的阻挡作用下消耗水的动能,进一步放缓流速,同时转动板13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具有弹性,可以在水的推动下进一步吸收水的动能,而且在转动板13的遮挡作用下,右侧阻流板11之间会形成一个水流相对非常稳定的区域,当鱼类进行溯流游动时,体力不足时可以暂时进入这个区域进行休息,等待体能恢复后继续溯流游动,当鱼类迁徙完毕后,可通过油缸6将挡水板9降下,挡水板9通过方孔20插入到端部方管3内,封闭端部方管3,阻断水流。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坝用生态鱼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两端均设置有扩口(2),所述扩口(2)一端与端部方管(3)连接,所述端部方管(3)上部设置有立柱(4),所述立柱(4)顶端设置有龙门架(5),所述龙门架(5)上设置有油缸(6),所述油缸(6)与连接杆(7)配合,所述连接杆(7)底部设置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下部设置有挡水板(9),所述主管道(1)内部一侧设置有左侧阻流板(10),所述主管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阻流板(11),所述右侧阻流板(11)的端部通过销轴(12)与转动板(13)铰接,所述转动板(13)和所述右侧阻流板(11)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用生态鱼道,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两端均设置有扩口(2),所述扩口(2)一端与端部方管(3)连接,所述端部方管(3)上部设置有立柱(4),所述立柱(4)顶端设置有龙门架(5),所述龙门架(5)上设置有油缸(6),所述油缸(6)与连接杆(7)配合,所述连接杆(7)底部设置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下部设置有挡水板(9),所述主管道(1)内部一侧设置有左侧阻流板(10),所述主管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右侧阻流板(11),所述右侧阻流板(11)的端部通过销轴(12)与转动板(13)铰接,所述转动板(13)和所述右侧阻流板(11)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坝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远江施力雄罗小燕颜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