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72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包括下底架、上底架、前面板、右侧面板、后面板、左侧面板及若干立柱;立柱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并且分布在所述下底架和上底架四角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为L型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都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下底架和上底架固定;前面板、右侧面板、后面板、左侧面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底架和上底架的四边;具有外观大方、结构稳定且可方便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尤其是指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发展和推广,其学名为“快速成型”。FDM熔融沉积式3D打印机的原理是热塑性丝状材料由丝料挤出装置送至热熔喷头,并在喷头中加热和融化成半液态,然后被挤压出来,有选择性的涂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一定厚度的薄片轮廓,一层截面成型完成后工作平台下降一定高度,再进行下一层的熔敷,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三维产品零件。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新型彩色3D打印机的外壳结构(201310579218.2),主要是为3D彩色打印机提供一种外壳支撑保护结构,本技术主要由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上面板、底部支撑板、加强筋、支撑架、水平底腿疾固定组件构成,所述的支撑架通过焊接而成,所述的加强筋分为上部加强筋和下部加强筋焊接在支撑架上,加强筋开有面板固定孔,所述的前面板、侧面板以及后面板通过固定组建固定在加强筋上,所述的上面板固定在支撑架的地步,所述的底部支撑板用于安装电路板等电子电器组建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架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它外观大方、结构稳定且可方便拆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包括下底架、上底架、前面板、右侧面板、后面板、左侧面板及若干立柱;所述的立柱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并且分布在所述下底架和上底架四角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为L型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都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下底架和上底架固定;所述的前面板、右侧面板、后面板、左侧面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底架和上底架的四边;所述的前面板设置有控制器窗及正面观察窗;所述的右侧面板和左侧面板都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扶手窗;所述的后面板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料架孔以及布置在一侧的电源窗;所述的上底架设置有顶部观察窗。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在长度方向两侧的各四个安装孔由两个对称布置在L型两边的两个呈45度角设置的安装孔组成。所述的下底架及上底架为1.5mm钢板,表面喷塑处理;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前面板、右侧面板、后面板及左侧面板为2mm钢板,表面喷塑处理。所述的螺钉为平头螺钉。该种3D打印机的机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这种外壳结构外观大方、结构稳定且可方便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爆炸图。图中:1、下底架,2、上底架,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第四立柱,7、前面板,8、右侧面板,9、后面板,10、左侧面板,100、控制器窗;101、扶手窗,102、料架孔,103、电源窗,104、顶部观察窗,105、正面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再作描述。参见图1-图3,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它外观大方、结构稳定且可方便拆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包括下底架1、上底架2、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左侧面板10及若干立柱;所述的立柱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并且分布在所述下底架1和上底架2四角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所述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为L型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都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下底架1和上底架2固定;所述的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左侧面板10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底架1和上底架2的四边;所述的前面板7设置有控制器窗100及正面观察窗105;所述的右侧面板8和左侧面板10都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扶手窗101;所述的后面板9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料架孔102以及布置在一侧的电源窗103;所述的上底架2设置有顶部观察窗104。所述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在长度方向两侧的各四个安装孔由两个对称布置在L型两边的两个呈45度角设置的安装孔组成。所述的下底架1及上底架2为1.5mm钢板,表面喷塑处理;所述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及左侧面板10为2mm钢板,表面喷塑处理。所述的螺钉为平头螺钉。机壳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的上端面略低于上底架2的上表面;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的下端面长出下底架1的下表面,起到支撑整个3D打印机;前面板7固定在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之间,外表面齐平;右侧面板8固定在第二立柱4和第三立柱5之间,外表面齐平;后面板9固定在第三立柱5和第四立柱6之间,外表面齐平;左侧面板固定在第一立柱3和第四立柱6之间,外表面齐平。上底架2的上表面为远离下底架1的一面,下底架1的下表面为远离上底架2的一面。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其特征是:包括下底架(1)、上底架(2)、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左侧面板(10)及若干立柱;所述的立柱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并且分布在所述下底架(1)和上底架(2)四角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所述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为L型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都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下底架(1)和上底架(2)固定;所述的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左侧面板(10)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底架(1)和上底架(2)的四边;所述的前面板(7)设置有控制器窗(100)及正面观察窗(105);所述的右侧面板(8)和左侧面板(10)都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扶手窗(101);所述的后面板(9)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料架孔(102)以及布置在一侧的电源窗(103);所述的上底架(2)设置有顶部观察窗(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机壳,其特征是:包括下底架(1)、上底架(2)、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左侧面板(10)及若干立柱;所述的立柱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并且分布在所述下底架(1)和上底架(2)四角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所述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为L型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都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下底架(1)和上底架(2)固定;所述的前面板(7)、右侧面板(8)、后面板(9)、左侧面板(10)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底架(1)和上底架(2)的四边;所述的前面板(7)设置有控制器窗(100)及正面观察窗(105);所述的右侧面板(8)和左侧面板(10)都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扶手窗(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正陈灵敏芦志坚陈礼刚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泰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