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414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29
一种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由M个吸收单元连接而成,每个吸收单元包括吸收塔,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排气口,吸收塔的上部内腔中设置与吸收液进口相连接的吸收液喷淋装置,在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混合液出口,换热器上下间隔地分布于吸收塔中,混合液出口经管道与输送泵一路与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相连接,另一路与化肥加工储液槽相连,当M为大于1时,所述吸收塔中的排气口与下一个吸收单元中的尾气进口相连接,最后一个单元中的排气口与外界相连通,从第二吸收单元起,混合液出口经管道与输送泵一路与本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相连接,另一路与前一吸收塔的内腔进口相连接。其优点在于: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对尾气的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三聚氰胺生产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320806143.2名称为《一种用于三聚氰胺装置的节能型结晶器》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三聚氰胺装置的节能型结晶器,主要解决了现有结晶器均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回收反应物料降温和三聚氰胺由气相转变为固相所产生的热量,或者将生产余热转换为低位热回收的问题。该节能型结晶器,包括结晶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锅炉给水与含有三聚氰胺产品的混合气体进行热交换的换热系统,以及与该换热系统连接并从换热后的锅炉给水中分离出饱和蒸汽的汽水分离器。该技术直接将高温物料降温和三聚氰胺相变用锅炉给水带出在汽包内产生1.6~4.0MPa饱和蒸汽加以利用,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减少热污染和降低燃料消耗。然而,该结晶器未能有效处理生产三聚氰胺时产生的尾气,尾气中的CO2和NH3气体回收利用率低,尾气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该装置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吸收三聚氰胺尾气中CO2和NH3气体,并能将吸收后的CO2和NH3气体再利用的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且本装置结构合理,CO2和NH3气体吸收率高,再利用效果十分理想,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和置于吸收塔内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M个吸收单元依次连接而成,每个吸收单元包括有吸收塔,在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在吸收塔的上部内腔中设置有能吸收尾气中CO2和NH3气体的吸收液喷淋装置,吸收液喷淋装置与吸收液进口相连接,在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尾气进口和经吸收CO2和NH3气体后混合液的混合液出口,所述换热器为上下间隔地分布于吸收塔中,所述尾气从吸收塔下部的尾气进口进入并从下向上依次经过置于吸收塔内的换热器而从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吸收塔外,所述混合液出口经管道与输送泵一路与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相连接,另一路与化肥加工储液槽相连接,所述M为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当M为大于1时,所述吸收塔中的排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下一个吸收单元中的吸收塔的尾气进口相连接,最后一个单元中吸收塔的排气口与外界相连通,从第二吸收单元起,吸收塔下部的混合液出口经管道与输送泵一路与本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相连接,另一路与前一吸收塔的内腔进口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换热器可优选为N个列式换热器,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进一步改进,所述列式换热器可优选分别设置有各自独立的冷却水进水口与换热后的冷却水出水口。进一步改进,所述列式换热器可优选为各自独立设置的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各自独立设置,而且每个换热器中包含了多根相互平行的管子,这种布置充分利用了塔内的空间,保证了足够的换热面积,也保证了换热器之间有足够的间隔空间,减少了三聚氰胺尾气上行的阻力,并降低管道堵塞的概率。同时,由于每个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都是独立地与塔内三聚氰胺的尾气进行换热,即使其中一个换热器出现了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换热器的运行。作为改进,:在位于吸收液进口与混合液出口之间的管道上可优选分别设置有单元换热器,所述单元换热器上设有独立的冷却水进口与换热后冷却水出口。作为改进,所述吸收液喷淋装置包括有喷头,喷淋架,所述喷头分布于喷淋架上,所述喷头的内腔与吸收液进口相连通。作为改进,所述吸收塔的混合液出口管道上可优选分别设置有能显示吸收液浓度的浓度表与调节阀。作为改进,所述吸收塔的排气口处可优选分别设置压力检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地吸收三聚氰胺尾气中CO2和NH3气体,降低环境污染,吸收了CO2和NH3气体的吸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通入至化肥加工储液槽中,实现对尾气的再次利用,即将储液槽中混合液用于生产碳酸氢铵,提高了副产品的附加值,很好的实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吸收单元的数量,从而达到尾气净化程度高,CO2和NH3的利用率更充分,且投资金额小、运行成本低、尾气吸收流程短、工作能耗低,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吸收塔里内上下间隔地分布有换热器,能充分利用三聚氰胺尾气的余热以及尾气与吸收液反应的化学热能,减少了碳酸氢铵和尿素的结晶情况,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为生产三聚氰胺的企业处理尾气提供了一种新的装置及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吸收塔剖去一半塔壁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和置于吸收塔1内的换热器2,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M个吸收单元依次连接而成,每个吸收单元包括有吸收塔1,在吸收塔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1,在吸收塔1的上部内腔中设置有能吸收尾气中CO2和NH3气体的吸收液喷淋装置,吸收液喷淋装置与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在吸收塔1的下部设置有尾气进口13和经吸收CO2和NH3气体后混合液的混合液出口14,所述换热器2为上下间隔地分布于吸收塔1中,所述尾气从吸收塔下部的尾气进口13进入并从下向上依次经过置于吸收塔1内的换热器2而从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1排出吸收塔1外,所述混合液出口14经管道与输送泵3一路与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另一路与化肥加工储液槽相连接,所述M为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当M为大于1时,所述吸收塔1中的排气口11通过管道分别与下一个吸收单元中的吸收塔1的尾气进口13相连接,最后一个单元中吸收塔1的排气口11与外界相连通,从第二吸收单元起,吸收塔下部的混合液出口14经管道与输送泵3一路与本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另一路与前一吸收塔的内腔进口15相连接。所述换热器2为N个列式换热器,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列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各自独立的冷却水进水口21与换热后的冷却水出水口22。所述列式换热器为各自独立设置的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在位于吸收液进口12与混合液出口14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单元换热器4,所述单元换热器4上设有独立的冷却水进口41与换热后冷却水出口42。所述吸收液喷淋装置包括有喷头,喷淋架,所述喷头分布于喷淋架上,所述喷头的内腔与吸收液进口12相连通。所述吸收塔1的混合液出口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能显示吸收液浓度的浓度表与调节阀。所述吸收塔1的排气口11处分别设置压力检测阀。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为公知技术,其具体结构经简单查询可得,故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图中标号1所指的为吸收塔,该装置的塔体从上至下间隔地内置有若干个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2具有与冷却水管道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21和与热水输送管道连通的冷却水出水口22。如图1所示,三聚氰胺生产装置来的尾气从第一吸收单元的吸收塔1的底部进入,与塔上部的稀氨水逆流接触,被吸收大部分CO2和NH3气体后,残余的尾气从塔顶部出来进入第二吸收单元的吸收塔1的底部,与塔上部喷淋下来的稀氨水逆流接触被吸收掉残余的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和置于吸收塔(1)内的换热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M个吸收单元依次连接而成,每个吸收单元包括有吸收塔(1),在吸收塔(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1),在吸收塔(1)的上部内腔中设置有能吸收尾气中CO2和NH3气体的吸收液喷淋装置,吸收液喷淋装置与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在吸收塔(1)的下部设置有尾气进口(13)和经吸收CO2和NH3气体后混合液的混合液出口(14),所述换热器(2)为上下间隔地分布于吸收塔(1)中,所述尾气从吸收塔下部的尾气进口(13)进入并从下向上依次经过置于吸收塔(1)内的换热器(2)而从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1)排出吸收塔(1)外,所述混合液出口(14)经管道与输送泵(3)一路与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另一路与化肥加工储液槽相连接,所述M为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当M为大于1时,所述吸收塔(1)中的排气口(11)通过管道分别与下一个吸收单元中的吸收塔(1)的尾气进口(13)相连接,最后一个单元中吸收塔(1)的排气口(11)与外界相连通,从第二吸收单元起,吸收塔下部的混合液出口(14)经管道与输送泵(3)一路与本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另一路与前一吸收塔的内腔进口(1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和置于吸收塔(1)内的换热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M个吸收单元依次连接而成,每个吸收单元包括有吸收塔(1),在吸收塔(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1),在吸收塔(1)的上部内腔中设置有能吸收尾气中CO2和NH3气体的吸收液喷淋装置,吸收液喷淋装置与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在吸收塔(1)的下部设置有尾气进口(13)和经吸收CO2和NH3气体后混合液的混合液出口(14),所述换热器(2)为上下间隔地分布于吸收塔(1)中,所述尾气从吸收塔下部的尾气进口(13)进入并从下向上依次经过置于吸收塔(1)内的换热器(2)而从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1)排出吸收塔(1)外,所述混合液出口(14)经管道与输送泵(3)一路与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进口(12)相连接,另一路与化肥加工储液槽相连接,所述M为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当M为大于1时,所述吸收塔(1)中的排气口(11)通过管道分别与下一个吸收单元中的吸收塔(1)的尾气进口(13)相连接,最后一个单元中吸收塔(1)的排气口(11)与外界相连通,从第二吸收单元起,吸收塔下部的混合液出口(14)经管道与输送泵(3)一路与本吸收塔上部的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裕桥薛波刘太泽陈嘉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