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了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陶瓷隔板的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了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陶瓷隔板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开发及研究镍锌二次电池、锌空气二次电池等锌二次电池,但是尚未实用化。原因是存在如下问题:充电时构成负极的锌生成被称为枝晶的树枝状结晶,该枝晶刺破隔板,与正极发生短路。因此,对于镍锌二次电池、锌空气二次电池等锌二次电池,强烈希望开发出防止锌枝晶导致的短路的技术。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和要求,提出了使用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陶瓷隔板的电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18561号)中,公开了在镍锌二次电池中,为了防止锌枝晶导致的短路的目的,将由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形成的隔板设置在正极及负极之间的内容,作为无机固体电解质体,使用基本组成为通式:M2+1-xM3+x(OH)2An-x/n·mH2O(式中,M2+是至少一种以上的2价阳离子,M3+是至少一种以上的3价阳离子,An-是n价的阴离子,n是1以上的整数,x是0.1~0.4)的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另外,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73292号)中公开了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其使用了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陶瓷隔板,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碱性电解液、由具有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形成且将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分隔开的陶瓷隔板、设置在所述陶瓷隔板的至少一面的多孔质基材、以及至少容纳所述负极及所述碱性电解液的容器,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体为被致密化成不具有透水性的程度的膜状形态或层状形态,所述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为100~18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5 JP 2014-2382701.一种二次电池,其使用了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陶瓷隔板,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碱性电解液、由具有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形成且将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分隔开的陶瓷隔板、设置在所述陶瓷隔板的至少一面的多孔质基材、以及至少容纳所述负极及所述碱性电解液的容器,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体为被致密化成不具有透水性的程度的膜状形态或层状形态,所述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为100~18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为200~9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多孔质基材的气孔率为10~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气孔率为20~7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气孔率为30~70%。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为T、所述多孔质基材的气孔率为P、并将所述多孔质基材的相对密度D定义为D=(100-P)时,T×D/100的值为50~400,此处,T的单位为μm,P及D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T×D/100的值为50~300。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由从由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由陶瓷材料构成,该陶瓷材料为从由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镁、尖晶石、氧化钙、堇青石、沸石、多铝红柱石、铁氧体、氧化锌及碳化硅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洋志,鬼头贤信,山田直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