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系列腔的推入贴合型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4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塞。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包括杆(110)和附接至所述杆的消音主体(120)的示例性耳塞(100)。该消音主体包括前端(121)、基部端部(102)、设置在所述前端后面的顶部区域(123)、以及在所述前端与所述基部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10)。一系列腔(60)位于所述顶部区域内并围绕所述纵向轴线间隔,并且提供可塌缩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一系列腔的推入贴合型耳塞
本公开涉及听力保护装置,具体地具有顶部区域和一系列腔的推入贴合型耳塞,其中一系列腔定位于顶部区域并围绕纵向轴线间隔开,腔提供可塌缩体积。
技术介绍
听力保护装置和噪音衰减装置的使用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已考虑到各种类型的装置。此类装置包括部分或完全由泡沫或橡胶材料构造成的耳塞和半听觉装置,所述耳塞和半听觉装置被插入使用者的耳道中或放置在其上以物理方式阻塞声波进入内耳中的通道。可压缩的或“下卷”型耳塞通常包括可压缩的、有回弹力的主体部分并且可由合适的缓慢恢复泡沫材料制成。耳塞可通过以下步骤插入使用者的耳道中:首先将其碾压在手指之间以压缩主体部分,然后将主体部分推入耳道中,并且随后允许主体部分膨胀以填充耳道。推入贴合型耳塞也已被考虑到,并且可包括可压缩的减小部分和从减小部分延伸的刚性部分。为了插入推入贴合型耳塞,使用者抓持刚性部分并且利用适当水平的力将减小部分推入耳道中。当将耳塞容纳在耳道中时,减小部分压缩。推入贴合型耳塞能够快速轻松地将耳塞插入耳道中,并且可通过在插入之前使与耳塞消音部分的接触最小化而提升卫生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涉及耳塞,诸如推入贴合型耳塞。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耳塞包括杆和附接至杆的消音主体。消音主体包括前端、基部端部、设置在前端后面的顶部区域、以及在前端与基部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一系列腔位于顶部区域内并围绕纵向轴线间隔,并且该一系列腔提供可塌缩体积。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顶部区域在与横交于纵向轴线的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包括腔面积(Ac)、材料面积(Am)和面积纵横比(Ac/Am),并且0.10<(Ac/Am)<0.35。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还提供包括杆和附接至杆的消音主体的耳塞。消音主体包括前端、基部端部、设置在前端后面的顶部区域、和凸缘以及纵向轴线,该凸缘至少部分地在杆上方延伸并且包括外部凸缘表面以及具有多个突出部或凹陷部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内部凸缘表面,该纵向轴线在前端与基部端部之间延伸。耳塞还包括位于顶部区域内并围绕纵向轴线间隔的一系列腔,该一系列腔包括可塌缩体积;以及凸缘腔,凸缘腔包括围绕内部凸缘表面与杆之间的杆的周边的连续体积。顶部区域在与横交于纵向轴线的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包括腔面积(Ac)、材料面积(Am)和面积纵横比(Ac/Am),并且0.10<(Ac/Am)<0.35。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旨在描述每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或每种实施方式。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例示性实施方案。附图说明可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解释,其中若干视图中的类似结构由类似的数字来指代,并且其中: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耳塞的前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耳塞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耳塞的剖视图。图4a和4b是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耳塞的剖视图,示出了具有各种腔形状的一系列腔。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耳塞的侧视图,示出了示例性消音主体外形。图6a是根据本说明书的具有消音主体的示例性耳塞的前透视图,消音主体包括顶部腔以及内部凸缘表面上的几何形特征结构。图6b是根据本说明书的具有顶部腔以及内部凸缘表面上几何形特征结构的示例性耳塞的剖视图。图6c是根据本说明书的具有顶部腔以及内部凸缘表面上几何形特征结构的示例性耳塞的底视图。图7和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耳塞的底视图。虽然上述附图阐述了本专利技术所公开主题的各种实施方案,但还可以设想其他实施方案。在所有情况下,本公开通过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呈现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主题。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许多其他修改和实施方案,这些修改和实施方案也落入本公开原理的范围和实质内层。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提供了一种为使用者提供听力保护的耳塞。根据本公开的耳塞包括杆和具有凸缘的消音主体。消音主体在插入使用者耳道后,能够压缩并至少部分塌缩到顶部区域中一系列腔提供的可塌缩体积中。一系列腔提供额外的体积,在该额外体积中消音主体的一部分可塌缩,从而减小将耳塞定位在耳道中所需的插入力,并且减小由耳塞施加的平衡力,并在耳塞已定位供使用时作用于使用者的耳道。如本文所述在顶部区域具有一系列腔的耳塞有利于耳塞轻松插入并舒适佩戴。图1至图3示出了示例性推入贴合型耳塞100,该耳塞包括杆110以及具有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的消音主体120。消音主体120被构造成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使用者的耳道中,以减少耳道中声音的传入。在插入耳塞100期间,杆110可以充当使用者可抓持的柄部。耳塞100,并且具体地,消音主体120被带至邻近使用者的耳朵并且至少部分插入耳道中。消音主体120在其进行定位时压缩和/或塌缩,并且杆110提供足够的刚度以促进插入。使用时,消音主体120基本上位于耳道内以阻塞声音的通道,并且杆110从耳道向外延伸以提供用于移除耳塞的柄部。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消音主体120包括前端121、基部端部122、顶部区域123以及至少部分在杆110上延伸的凸缘124。顶部区域123位于前端121的后面,并且凸缘124位于顶部区域123与基部端部122之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消音主体120限定杆110和消音主体120之间的凸缘腔130。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凸缘腔130至少部分由杆110、消音主体120以及凸缘腔底部131限定。凸缘腔底部131可由顶部区域123的一部分形成,例如,杆110和消音主体120在该顶部区域相交。可从相对于耳塞100定义的以及图2所示的各个参考平面的角度来理解根据本说明书的耳塞的某些特征。纵向轴线10在消音主体120的前端121与基部端部122之间延伸。前端平面11穿过横交于纵向轴线的耳塞100的前端121和/或第一端部101的最外侧顶部,并且凸缘端部平面15在凸缘124的基部端部122处与横交于纵向轴线10的耳塞100相交。在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腔平面13在凸缘腔130的最靠前部分处与耳塞100相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凸缘124未附接至凸缘腔130内或腔平面13与基部端部122之间的杆110,仅在腔平面13处和/或上方附接至杆。凸缘124可被限定为位于腔平面13下方的消音主体120的部分。因为凸缘124仅靠近一端连接至消音主体120和/或杆110的其余部分,因此凸缘腔130包括围绕杆110的连续体积。即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凸缘124的内部凸缘表面126在处于无变化、未压缩的构造时(诸如未定位在耳道中时)不会接触杆110。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凸缘腔包括围绕至少一部分杆110的周边的连续不间断体积。凸缘124可在耳塞100推进到耳道中和/或位于其中时向内挠曲,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部凸缘表面126可至少部分接触杆110。在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凸缘124的挠曲和/或压缩可改善插入、舒适度和消音效果,并且可通过耳塞100的材料、几何形状和构造来控制。耳塞100包括位于顶部区域123内并围绕纵向轴线10间隔的一系列腔160。腔160提供可塌缩体积,让消音主体120的至少一部分可在耳塞100推入使用者耳道中时塌缩。腔160提供的可塌缩体积即提供耳塞100,该耳塞可舒适地由使用者插入和佩戴,并且提供所需的消音级别。可按本文所述的方式选择腔160的几何结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一系列腔的推入贴合型耳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塞,包括:杆;附接至所述杆的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前端、基部端部、设置在所述前端后面的顶部区域、以及在所述前端与所述基部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区域内并围绕所述纵向轴线间隔的一系列腔,所述一系列腔包括可塌缩体积;其中所述顶部区域在与横交于所述纵向轴向的所述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包括腔面积(Ac)、材料面积(Am)和面积纵横比(Ac/Am),并且0.10<(Ac/Am)<0.3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5.20 US 14/282,2661.一种耳塞,包括:杆;附接至所述杆的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前端、基部端部、设置在所述前端后面的顶部区域、以及在所述前端与所述基部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区域内并围绕所述纵向轴线间隔的一系列腔,所述一系列腔包括可塌缩体积;其中所述顶部区域在与横交于所述纵向轴向的所述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包括腔面积(Ac)、材料面积(Am)和面积纵横比(Ac/Am),并且0.10<(Ac/Am)<0.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在距所述前端介于8mm和9mm之间的距离处与横交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所述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0.15<(Ac/Am)<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在距所述前端介于8mm和9mm之间的距离处与横交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所述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0.10<(Ac/Am)<0.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在距所述前端介于7mm和10mm之间的距离处与横交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所述一系列腔相交的平面处的最大面积纵横比(Ac/Am)介于0.15和0.3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一系列腔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距所述前端7mm的距离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6mm2<(Ac)<24m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顶部区域包括外部顶部区域表面并且所述腔各自包括内部腔表面,所述内部腔表面以腔壁厚(Tw)与所述外部顶部区域表面分开,并且1.0mm<(Tw)<2.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一系列腔包括介于4和18之间的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一系列腔包括介于6和12之间的腔。10.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弗瑞·L·哈默肯尼思·F·蒂特斯拉维·托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