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以及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38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能够将乳化稳定性维持在商品流通上不成为问题的程度,同时能够使平均脂肪球径比以往的鲜奶油的平均脂肪球径更大或更小。就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将原料乳进行2次以上离心分离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对于由原料乳经离心分离处理而得到的轻液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对于如此所得的轻液和重液的任一种液体、或含有该轻液和重液的至少一种的混合液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处理。通过采用此种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在抑制脂肪球膜的破坏的同时,能够调整平均脂肪球径(脂肪球径的平均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以及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颖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以及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市售的鲜奶油通常是在30℃以上60℃以下的范围内的温度、1400G以上1800G以下的范围内的离心加速度(离心力)的条件下,通过将原料乳(全脂乳等)仅实施一次离心分离处理进行制造(非专利文献1)。如此制造的鲜奶油的平均脂肪球径(脂肪球径的平均值)通常是与原料乳的平均脂肪球径为相同的级别,约3.0μm左右。然而,过去提议“为了使奶油中的脂肪球的中位粒径成为2.0μm以下,在5.0MPa以上的压力下使生乳均质化之后,对于该已均质化的生乳进行离心分离处理,从该生乳分离奶油的方法”(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3-192460号公报)。与未经均质化处理的奶油相比,如此制造的奶油更具有清纯的风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246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山内邦男、横山健吉編,《ミルク総合辞典》,朝倉書店,1992年,167-170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如前所述,当对鲜奶油进行均质化处理时,天然的脂肪球膜就被破坏,因而会有不能够充分地维持鲜奶油的乳化稳定性的风险,根据情况,为了得到充足的乳化稳定性,不得不费力以形成新的脂肪球膜。同时,近年来,期望得到具有比平常的鲜奶油还更为浓厚的风味的鲜奶油的呼声日渐高涨。因此,需要不仅能够将乳化稳定性维持在商品流通上不成为问题的程度,而且还能够使平均脂肪球径大于3.0μm。然而,现在仍然没有确立不仅将乳化稳定性维持在商品流通上不成为问题的程度、而且使得平均脂肪球径大于3.0μm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不仅能够将乳化稳定性维持在商品流通上不成为问题的程度、而且能够将平均脂肪球径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调整(即,能够使平均脂肪球径成为比从前的鲜奶油的平均脂肪球径更大或更小)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调整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就与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将原料乳进行2次以上的离心分离处理。通过采用此种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或防止脂肪球膜的破坏的同时,调整平均脂肪球径(脂肪球径的平均值)。另外,在与第1方面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有第1离心分离工序和第2离心分离工序。就第1离心分离工序而言,将原料乳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1轻液(主要含有乳脂肪的液体)和第1重液(主要含有脱脂乳的液体)。就第2离心分离工序而言,将第1轻液和第1重液中的任一种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2轻液和第2重液。同时,在与第1方面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第1离心分离工序与第2离心分离工序之间设有第1混合工序。就第1混合工序而言,将两种以上的下述液体进行混合,得到第1混合液:第1轻液;第1重液;鲜奶油、脱脂乳和生乳中含有第1轻液和第1重液的至少一种。另外,在该第1混合液中,当然也包括第1轻液与第1重液的混合液。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使得该第1混合液的组成不同于原料乳的组成,有必要调整第1轻液与第1重液的混合比。在第2离心分离工序中,对第1混合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2轻液和第2重液。另外,当然,第2轻液和第2重液的各组成不同于未经第1混合工序的情况下的第2轻液和第2重液的各组成。进一步地,就上述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优选在第2离心分离工序之后实施第3离心分离工序。就第3离心分离工序而言,对第2轻液或第2重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3轻液和第3重液。在第3离心分离工序中,在对第2轻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使最终所得的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变大,进而能够制造浓厚风味的鲜奶油。具体而言,能够将该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调整至3.3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内。但是,为了将该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落入该范围内,也会有必须要对第3轻液进一步进行离心分离处理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第3离心分离工序中的对第2重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使最终所得的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变小,进而能够制造出清纯风味的鲜奶油。具体而言,能够将该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调整至2μm以上2.8μm以下的范围内。但是,为了将该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落入该范围内,也会有必须要对第3轻液进一步进行离心分离处理的情况。同时,就上述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优选根据需要在第3离心分离工序之后实施第2混合工序。就第2混合工序而言,将两种以上的下述液体进行混合,得到第2混合液:第3轻液;第3重液;鲜奶油、脱脂乳和生乳中含有第3轻液和第3重液的至少一种。另外,在该第2混合液中,当然也包括第3轻液与第3重液的混合液。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使该第2混合液的组成不同于原料乳的组成,需要调整第3轻液与第3重液的混合比。同时,就上述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优选根据需要在第3离心分离工序之后实施第4离心分离工序、第5离心分离工序和第3混合工序。就第4离心分离工序而言,对第3轻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4轻液和第4重液。就第5离心分离工序而言,对第4轻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5轻液和第5重液。就第3混合工序而言,将下述液体的两种以上进行混合,得到第3混合液:第5轻液;第5重液;鲜奶油、脱脂乳和生乳中含有第5轻液和第5重液的至少一种。另外,在该第3混合液中,当然也包括第5轻液与第5重液的混合液。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使得该第3混合液的组成不同于原料乳的组成,需要调整第5轻液与第5重液的混合比。另外,就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原料乳优选未杀菌的原料乳。同时,就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而言,优选不进行膜分离处理或均质化处理。就与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有关的方法而言,对鲜奶油进行离心分离处理,调整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另外,该鲜奶油优选仅通过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的鲜奶油。同时,就该方法而言,优选对鲜奶油进行2次以上离心分离处理。专利技术效果如果采用本与专利技术有关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不仅能够将乳化稳定性维持在商品流通上不成为问题的程度,而且能够调整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进而能够根据期望改变鲜奶油的风味(即,能够调制出比平常的鲜奶油乳风味更浓厚的鲜奶油,或者能够调制出比平常的鲜奶油风味更清纯的鲜奶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通过实施例1和比较例1调制的鲜奶油的感官检査(2点比较)的结果的雷达图。具体实施方式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有关的鲜奶油是从生乳、牛乳、特殊牛乳(特別牛乳)、成分调整牛乳、加工乳等之中,将除乳脂肪成分以外的几乎所有成分除去而成的鲜奶油,在有关乳及乳制品的成分标准等日本的省令(最终修正:公元2007年10月3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令第132号)中将其定义为“奶油”。鲜奶油的乳脂肪含量可以根据其用途需要而适宜地调整。例如,就适于咖啡或适于料理的鲜奶油而言,乳脂肪含量可以调整至20%以上30%以下的范围内;就用于制作蛋糕等使用的制作打发奶油用的鲜奶油而言,乳脂肪含量可以调整至35%以上50%以下的范围内。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有关的鲜奶油的原料乳,可以列举,例如:生乳、牛乳、特殊牛乳、成分调整牛乳、加工乳等。并且,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有关的鲜奶油,通过对上述原料乳进行多次离心分离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鲜奶油的制造方法以及鲜奶油中的脂肪球的平均球径调整方法

【技术保护点】
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前述方法对原料乳进行2次以上离心分离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9 JP 2015-0228381.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前述方法对原料乳进行2次以上离心分离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前述方法具备:第1离心分离工序,前述第1离心分离工序为对前述原料乳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1轻液和第1重液;第2离心分离工序,前述第2离心分离工序为对前述第1轻液和前述第1重液中的任一种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2轻液和第2重液。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前述方法具备:第1离心分离工序,前述第1离心分离工序为对前述原料乳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1轻液和第1重液;第1混合工序,前述第1混合工序为将下述液体的两种以上进行混合,得到第1混合液:前述第1轻液;前述第1重液;鲜奶油、脱脂乳和生乳中含有前述第1轻液和前述第1重液的至少一种;以及第2离心分离工序,前述第2离心分离工序为对前述第1混合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第2轻液和第2重液。4.权利要求2或3所记载的鲜奶油的制造方法,前述方法进一步具备:第3离心分离工序,前述第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直树横山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明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