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087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该天线基于电磁偶极子互补工作原理,使用单馈电方式实现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整个结构采用四层PCB组合,大大缩减传统电磁偶极子天线剖面较高这一缺点,另外本设计巧妙地利用电偶极子,磁偶极子旋转对称的方式实现了天线左旋圆极化特性。本作品为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具有宽带,低剖面,圆极化,高增益,方向图一致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天线的宽带效果,而且采用新颖巧妙地结构形式实现圆极化低剖面的优良特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极化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圆极化天线因其发射的信号可以被任意极化方式的天线接收到,可以大大减少能量损耗和不必要的极化损失而在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等很多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电磁偶极子天线因其利用电磁偶极子互补原理可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实现天线方向图的一致性等特性在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但是传统的电磁偶极子天线实现圆极化特性都是利用双馈的形式,这无疑增加了天线设计的成本和难度,同时传统的的电磁偶极子天线剖面较高,基本在四分之一个波长,使得其应用范围严重受到限制。利用PCB技术和曲流技术实现的电磁偶极子天线,相较于传统电磁偶极子天线,可以大大降低天线剖面,另外利用旋转对称方式放置天线的电偶极子,仅使用单馈电的形式就可以将实现天线的圆极化特性。这种馈电方式可以减小天线的复杂度,节约成本。此外,这种电磁偶极子天线还能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实现天线的方向图的一致性,同时轴比较低,天线的增益较高。因此对这种天线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更高性能的天线技术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价值。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技术保护点】
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至第四层PCB板;所述第一至第四层PCB版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层PCB板上设有第一至第三贴片,其中,所述第一贴片上设有若干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二贴片和第一贴片关于第一层PCB板的中心旋转对称;所述第三贴片设置在PCB板的中心,其上设有一个非金属化过孔和至少一个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二层PCB板上设有第四至第七贴片,其中,所述第四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贴片上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五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贴片上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六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三贴片上的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七贴片上设有一个和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至第四层PCB板;所述第一至第四层PCB版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层PCB板上设有第一至第三贴片,其中,所述第一贴片上设有若干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二贴片和第一贴片关于第一层PCB板的中心旋转对称;所述第三贴片设置在PCB板的中心,其上设有一个非金属化过孔和至少一个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二层PCB板上设有第四至第七贴片,其中,所述第四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贴片上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五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贴片上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六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三贴片上的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七贴片上设有一个和所述第三贴片上非金属化过孔相对应的非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三层PCB板上设有第八至第十一贴片,其中,所述第八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四贴片上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九贴片上设有和所述第五贴片上金属化过孔一一对应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十贴片上设有一个和所述第七贴片上非金属化过孔对应的非金属化过孔;所述第十一贴片和所述第六贴片对应设置;所述第四层PCB板上设有第十二贴片;所述第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莹朱俊杰陈新蕾顾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