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电磁混合单元的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780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电磁混合单元的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包括:1)输入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和电参数;2)建立机电集成优化模型;3)建立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4)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5)获得结构与电磁性能;6)判断性能是否满足要求;7)结构与电磁灵敏度分析;8)更新结构设计参数;9)输出结构设计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结构-电磁混合单元建立反射面天线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同时获得天线结构与电磁性能;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计算时间少,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
,具体涉及雷达天线领域中的一种基于结构-电磁混合 单元的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反射面天线广泛应用在通信、雷达、射电天文学、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跟踪以及 遥感等各个领域。反射面天线结构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结构,其机械结构性能与电性能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了设计出高性能的反射面天线,需要从学科交叉、机电集成的角度出 发,对反射面天线进行机电集成设计。 段宝岩等人在中国专利"基于拟合变形反射面的天线电性能预测方法"中,公开了 一种基于拟合变形反射面的天线电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变形面构造一相近的 拟合变形反射面,并在拟合变形反射面上进行电性能计算。但该方法存在的不足是,采用拟 合变形反射面代替实际反射面进行电性能计算,其计算量比较大;同时,由于该方法无法提 供较为准确的优化迭代搜索方向,使得优化迭代费时,优化时间较长。郑飞等人在中国专利 "基于误差因素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基于误差因素的反射面天 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结构网格转化为电磁分析网格,进行电性能计算。但 该方法同样存在计算时间长,无法提供较为准确的优化迭代搜索方向,优化迭代耗时的问 题。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方法计算时间长、迭代搜索方向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 构-电磁混合单元的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结构-电磁混合单元的 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结构-电磁混合单元建立反射面天线结构-电磁 混合有限元模型,在求解有限元模型的同时获得天线结构与电磁性能,通过灵敏度信息构 建优化迭代搜索方向,进而实现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结构-电磁混合单元的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输入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和电参数 输入用户提供的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参数和电参数信息,其中结构参数包含口径、 焦距、反射面板尺寸与厚度参数、背架辐射梁位置、尺寸与截面参数、中心体尺寸参数和载 荷参数,电参数包含工作波长、馈源总福射功率参数和要求的电性能参数; (2)建立机电集成优化模型 从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信息中提取反射面背架辐射梁位置、尺寸与截面参数,将 背架辐射梁位置、尺寸与截面参数作为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以反射面天线要求的电性能 参数为目标函数,依此建立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模型: Find X = (X1, X2,…,xM}T Min D(x) s.t. G(x)<0 其中,Find表示迭代运算,x表示结构设计参数列向量,x2、. . .、xM依次表示编 号为1、2、. ..、M的结构设计参数,M表示结构设计参数总数,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运算;Min 表示最小化运算,D(x)表示反射面天线要求的电性能参数,s. t.表示约束运算,G(x)表示 根据设计要求添加的约束函数; (3)建立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 根据用户提供的结构参数,计算节点坐标,并根据天线反射面板、背架辐射梁、中 心体的结构参数选择梁单元、壳单元,获得梁单元和壳单元的尺寸、截面与厚度;根据用户 提供的电参数,获得壳单元的电磁时常数,其中包括理想电场强度;将此结构与电磁信息添 加到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 (4)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 针对已建立的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添加结构位移、自由度约束或者边界 条件;根据反射面天线的载荷参数,在结构有限元模型上施加工作载荷;在此基础上,利用 有限元软件生成结构刚度矩阵,对结构有限元模型部分进行求解,获得节点位移、单元应 力;利用有限元软件生成一阶、二阶电磁刚度矩阵,并进行矩阵运算,获得工作载荷作用下 的电场强度增量; (5)获得结构与电磁性能 在步骤(4)的基础上,获得天线节点位移、单元应力的结构性能;在步骤(3)与步 骤(4)的基础上,通过下式获得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 其中,f表示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氧表示反射面天线的理想电场强度; 化表示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增量,其通过下式获得: 其中,j表示虚数单位,k表示自由空间波数,η表示自由空间波阻抗,exp表示自 然对数的指数运算,R表示远场观察点位置矢量幅度,η表示圆周率,F表示单位并矢,纖: 表示单位矢量^!的并矢,氏表示步骤(4)中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生成的一阶电磁刚 度矩阵,氏表示步骤(4)中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生成的二阶电磁刚度矩阵,δ表示 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后得到的节点位移列向量,S 2表示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 限元模型后得到的节点位移乘积列向量; (6)判断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判断电场强度是否满足用户在步骤(1)中指定的电性能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则 转至步骤(9),否则转至步骤(7); (7)结构与电磁灵敏度分析 在步骤(4)和步骤(5)的基础上,通过下式获得电性能参数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 敏度: 其中,表示电性能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D表示电性能参数,X表示结构设 计参数列向量,9表示求偏导数运算,表示通过直接微分法获得的电性能参数对节点位 移的灵敏度,S表示节点位移列向量,表示节点位移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通过下 式获得: 其中,表示节点位移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δ表示节点位移列向量,X表 示结构设计参数列向量,Θ表示求偏导数运算,K表示步骤(4)生成的结构刚度矩阵,上 标-1表示矩阵求逆运算,P表示步骤(4)中的工作载荷列向量; (8)更新结构设计参数 采用基于灵敏度信息优化迭代方法,得到下次迭代的结构设计参数,更新结构设 计参数,转至步骤(3); (9)输出结构设计方案。 上述步骤(7)中计算电性能参数对节点位移灵敏度的直接微分法计算过程如下: 7a)从反射面天线结构性能信息中提取节点位移量,从馈源参数中提取馈源的总 辐射功率; 7b)通过下式计算单元法向矢量对节点位移的灵敏度信息: 其中,I表示单元法向矢量对节点位移的灵敏度信息值,L表示步骤(3)中得到的 壳单元尺寸; 7c)按照下式计算电场强度对节点位移的灵敏度信息值: 其中,表示电场强度对节点位移的敏度信息值,意表示电场强度,δ表示从反 射面天线结构性能信息中提取节点位移量,8表示求偏导数运算,j表示虚数单位,k表示自 由空间波数,η表示自由空间波阻抗,exp表示自然对数的指数运算,R表示远场观察点位 置矢量幅度,π表示圆周率,J表示单位并矢Y 1II:表示单位矢量J的并矢,名、€表示中间 计算量,σ i表示与节点相连的第i个投影正三角形,下标i表示投影正三角形编号;I表示 单元法向矢量对节点轴向位移的敏度信息值,/)(/)表示反射面位置矢量f处的入射磁场, r表示反射面位置矢量,1表示远场观察点的单位矢量;及表示单元法向矢量,Q表示壳单 元上的形函数,0s表示位置矢量F在馈源坐标系下的俯仰角,下标s表示馈源坐标系,θ表 示远场观察点俯仰角; 7d)按照下式计算电性能参数对节点位移的灵敏度信息值: 其中:表示电性能参数对节点位移的灵敏度信息值,D表示电性能参数,δ表 示从反射面天线结构性能信息中提取的节点位移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结构‑电磁混合单元的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输入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和电参数输入用户提供的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参数和电参数信息,其中结构参数包含口径、焦距、反射面板尺寸与厚度参数、背架辐射梁位置、尺寸与截面参数、中心体尺寸参数和载荷参数,电参数包含工作波长、馈源总辐射功率参数和要求的电性能参数;(2)建立机电集成优化模型从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信息中提取反射面背架辐射梁位置、尺寸与截面参数,将背架辐射梁位置、尺寸与截面参数作为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以反射面天线要求的电性能参数为目标函数,依此建立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模型:Find x={x1,x2,…,xM}TMin D(x)s.t.G(x)≤0其中,Find表示迭代运算,x表示结构设计参数列向量,x1、x2、...、xM依次表示编号为1、2、...、M的结构设计参数,M表示结构设计参数总数,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运算;Min表示最小化运算,D(x)表示反射面天线要求的电性能参数,s.t.表示约束运算,G(x)表示根据设计要求添加的约束函数;(3)建立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根据用户提供的结构参数,计算节点坐标,并根据天线反射面板、背架辐射梁、中心体的结构参数选择梁单元、壳单元,获得梁单元和壳单元的尺寸、截面与厚度;根据用户提供的电参数,获得壳单元的电磁时常数,其中包括理想电场强度;将此结构与电磁信息添加到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4)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针对已建立的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添加结构位移、自由度约束或者边界条件;根据反射面天线的载荷参数,在结构有限元模型上施加工作载荷;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生成结构刚度矩阵,对结构有限元模型部分进行求解,获得节点位移、单元应力;利用有限元软件生成一阶、二阶电磁刚度矩阵,并进行矩阵运算,获得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增量;(5)获得结构与电磁性能在步骤(4)的基础上,获得天线节点位移、单元应力的结构性能;在步骤(3)与步骤(4)的基础上,通过下式获得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E→=E→0+ΔE→]]>其中,表示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表示反射面天线的理想电场强度;表示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电场强度增量,其通过下式获得:ΔE→=-jkηexp(-jkR)4πR(I‾‾-R^R^)·(H1δ+H2δ2)]]>其中,j表示虚数单位,k表示自由空间波数,η表示自由空间波阻抗,exp表示自然对数的指数运算,R表示远场观察点位置矢量幅度,π表示圆周率,表示单位并矢,表示单位矢量的并矢,H1表示步骤(4)中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生成的一阶电磁刚度矩阵,H2表示步骤(4)中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生成的二阶电磁刚度矩阵,δ表示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后得到的节点位移列向量,δ2表示求解结构‑电磁混合有限元模型后得到的节点位移乘积列向量;(6)判断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判断电场强度是否满足用户在步骤(1)中指定的电性能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转至步骤(9),否则转至步骤(7);(7)结构与电磁灵敏度分析在步骤(4)和步骤(5)的基础上,通过下式获得电性能参数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D∂x=∂D∂δ·∂δ∂x]]>其中,表示电性能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D表示电性能参数,x表示结构设计参数列向量,表示求偏导数运算,表示通过直接微分法获得的电性能参数对节点位移的灵敏度,δ表示节点位移列向量,表示节点位移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通过下式获得:∂δ∂x=K-1(∂P∂x-∂K∂xδ)]]>其中,表示节点位移对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δ表示节点位移列向量,x表示结构设计参数列向量,表示求偏导数运算,K表示步骤(4)生成的结构刚度矩阵,上标‑1表示矩阵求逆运算,P表示步骤(4)中的工作载荷列向量;(8)更新结构设计参数采用基于灵敏度信息优化迭代方法,得到下次迭代的结构设计参数,更新结构设计参数,转至步骤(3);(9)输出结构设计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新杨东武张逸群杜敬利李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