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136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0
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包括:通过BIRCH聚类方法对频谱监测数据集进行压缩处理;通过改进的DBSCAN方法对经过压缩处理的数据集进行密度聚类;通过对聚类集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的识别;系统包括:数据压缩模块;密度聚类模块;通联关系匹配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BIRCH聚类算法与改进过的DBSCAN聚类算法融合生成一种全新的聚类算法,利用有限的内存以及较少的I/O操作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准确识别数据集中的类以及噪声点,并且可以自适应的确定DBSCAN算法的核心参数,避免了用户参数设置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实现无线通信网络中隐含的通联关系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较高的时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网络中认知无线电,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频谱信号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海量的辐射源频谱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对频谱监测数据的挖掘分析主要集中在频谱态势展示、信号特征提取以及信号分类等方面。而对这些研究做进一步处理分析,例如通联关系的挖掘、在频谱监测数据中对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潜在威胁信息进行识别更具有意义。对海量的频谱监测数据中的掩藏情报信息以及通信目标之间的通信行为仅从研究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军事目标之间大都存在一定的通信关系以及信息交互,合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频谱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以从中获取重要的军事情报。例如可以利用频谱监测数据获取敌方军事活动情况。现代战场环境中,各种频谱信号暗含着各个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即便在加密条件下,不对监测信号内容进行分析,仅仅凭借信号的物理特征以及其统计特征便可以识别出其通联关系,获取敌方通信设备的部署位置,活动情况以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对通信辐射源通联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频谱监测数据集进行压缩处理具体过程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周期Ti的获取方法为:找出两个频率相等且时间接近的无线通信信号xp,xq(q<p),其中xp={fp,Bp,Pp,t1,p,t2,p},xq={fq,Bq,Pq,t1,q,t2,q},跳频周期T为信号xq的开始时间与无线通信信号xp结束时间之差,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频谱监测数据集进行压缩处理具体过程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周期ti的获取方法为:找出两个频率相等且时间接近的无线通信信号xp,xq(q<p),其中xp={fp,bp,pp,t1,p,t2,p},xq={fq,bq,pq,t1,q,t2,q},跳频周期t为信号xq的开始时间与无线通信信号xp结束时间之差,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birch算法进行聚类,动态建立聚类特征树(cf-tree)的具体方法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通过改进的dbscan方法对经过压缩处理的数据集进行密度聚类的具体过程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间通联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nn方法进行聚类的具体过程为:在聚类前需要为数据集中的每个类确定一个合适的的密度参数,并将最小的密度参数值作为全局密度参数;选择需要聚类的数据集中的一个点,将需要聚类的数据集中其他到这个被选择点最近的k个点作为k-dist值,然后对这些k-dist值进行降序排列;在降序排列之后的k-dist值中设定一个阈值将类与噪声点区分出来,将阈值点的k-dist值作为全局密度参数eps,k为密度阈值minpts。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无线通信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骞朱晗张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