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柔性显示面板一般包括柔性基板10’,以及在柔性基板10’的一侧表面11’依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层20’、发光结构30’、封装结构50’、上胶层60’和上保护膜70’。为了防止显示面板受到水汽和氧气的侵袭以及被划伤,通常在柔性基板10’的背面12’上覆设一层胶层80’,再在胶层80’下覆设一层下保护膜90’。当柔性显示面板弯曲时,由于胶层80’过厚,并且下保护膜90’有一定硬度,容易导致整个组件的抗弯曲强度增大,难以弯曲;另外,弯曲过程中下保护膜容易剥离,造成显示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柔性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一侧表面,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多条栅极线以及与多条所述栅极线绝缘交叉的数据线,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柔性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一侧表面,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多条栅极线以及与多条所述栅极线绝缘交叉的数据线,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发光结构包括阴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阳极层,所述阳极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以及,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设于所述柔性基板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一侧表面,所述保护层采用碳氧化硅材料、氧化硅材料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柔性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一侧表面,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多条栅极线以及与多条所述栅极线绝缘交叉的数据线,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发光结构包括阴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阳极层,所述阳极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以及,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设于所述柔性基板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一侧表面,所述保护层采用碳氧化硅材料、氧化硅材料或碳化硅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或者采用导电金属材料或导电化合物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弹性模量为0.5~15GP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5~5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制备方式采取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涂布或打印。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结构;胶层;以及,保护膜;其中,沿所述发光结构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方向,所述薄膜封装结构、所述胶层与所述保护膜依次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层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旭,蔡雨,金健,于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