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核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核能系统的衰变余热排出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该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核能系统。
技术介绍
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是反应堆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系统,其关系到反应堆停堆后能否安全可靠的导出余热,保证停堆安全。现有的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采用能动或非能动设计,大多采用对流或辐射的换热方式,其对环境或设备要求高,体积庞大,造价成本高。特别是对于小型或微型反应堆,其很难满足特殊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相变换热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核能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主要由堆芯、循环泵、主换热器构成的冷却剂主循环系统中,包括事故余热换热器、余热热阱、以及余热排出连接,其中,所述余热排除连接与所述冷却剂主循环系统构成并联关系,所述事故余热换热管内部具有相变介质,用于在一回路温度升高至其沸点时汽化吸热,带走堆芯衰变余热。进一步地,上述事故余热换热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主要由堆芯(7)、循环泵(6)、主换热器(9)构成的冷却剂主循环系统(8)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事故余热换热器(1)、余热热阱(2)、以及余热排出连接(11),其中,所述余热排出连接(11)与所述冷却剂主循环系统(8)构成并联关系,所述事故余热换热器(1)内部具有相变介质(3),用于在一回路温度升高至其沸点时汽化吸热,带走堆芯衰变余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主要由堆芯(7)、循环泵(6)、主换热器(9)构成的冷却剂主循环系统(8)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事故余热换热器(1)、余热热阱(2)、以及余热排出连接(11),其中,所述余热排出连接(11)与所述冷却剂主循环系统(8)构成并联关系,所述事故余热换热器(1)内部具有相变介质(3),用于在一回路温度升高至其沸点时汽化吸热,带走堆芯衰变余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余热换热器(1)包括至少一个热管式换热器,所述热管式换热器包括加热段(5)、绝热段(4)和冷却段(12),其中,所述加热段(5)用于存储液态的相变介质(3);所述绝热段(4)用于向汽化的相变介质(3)上升至所述冷却段(12)提供通道;所述冷却段用于将相变介质(3)的气相冷凝成液相,所述余热热阱(2)用于对所述冷却段(12)进行散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余热换热器(1)包括多个并联的热管式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管路式核能系统,其中,所述余热排出连接(11)并联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胜,吕科锋,张光雨,周涛,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瑞华原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