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69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该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通过液晶材料组成的表面覆盖壳层实现。其中,表面覆盖壳层为多个液晶材料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通过控制不同环层中液晶材料的晶轴方向,可以使每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获得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和等温线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同时,通过循环控制每个环层中液晶材料的晶轴方向,实现热隐身斗篷的实时开/关性能,从而克服了热隐身斗篷不能循环开关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可应用于热流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2006年,文献1:“J.B.Pendryetal,SCIENCE,2006(312):1780”首次提出利用异向介质能够操控光波的传播方向,实现光学隐身衣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作为光学隐身衣应用的一个拓展领域,即通过人工结构操控热流方向,实现热学隐身也快速成为热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文献2:“R.Schittnyetal,Phys.Rev.Lett.2013(110):195901”采用铜和聚二甲硅氧烷制作了二维圆形热斗篷,实验验证了隐身效果。2013年,文献3:“T.Z.Yangetal,J.Phys.D:Appl.Phys.2013(46):305102”推导出具有共形任意横截面形状的热斗篷变换媒质热导率表达式,并仿真分析了其热传导特性。2014年,文献4:“F.C.Maoetal,ActaPhys.Sin.2014(63):014401”对任意横截面柱形热斗篷进行了研究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包括衬底层、绝热间隔层、液晶材料环层组成的表面覆盖环层、附于液晶材料环层内壁的金属薄层贴片、内部支撑壳、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表面覆盖环层为多个液晶材料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每个液晶材料环层内壁表面均贴有金属薄层贴片,每两个液晶材料环层之间均有绝热间隔层隔离;内部支撑壳处于多层液晶材料环层内侧,用于承载多层液晶材料环层,被隐藏的目标放置于内部支撑壳的腔内;内部支撑壳与金属薄层贴片接触,同时内部支撑壳对应于每个金属薄层贴片处都钻有小孔,小孔孔径为1μm~1cm、深度为1μm~10cm;小孔内安装导线,导线一端连接在金属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包括衬底层、绝热间隔层、液晶材料环层组成的表面覆盖环层、附于液晶材料环层内壁的金属薄层贴片、内部支撑壳、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表面覆盖环层为多个液晶材料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每个液晶材料环层内壁表面均贴有金属薄层贴片,每两个液晶材料环层之间均有绝热间隔层隔离;内部支撑壳处于多层液晶材料环层内侧,用于承载多层液晶材料环层,被隐藏的目标放置于内部支撑壳的腔内;内部支撑壳与金属薄层贴片接触,同时内部支撑壳对应于每个金属薄层贴片处都钻有小孔,小孔孔径为1μm~1cm、深度为1μm~10cm;小孔内安装导线,导线一端连接在金属薄层贴片上,另一端依次经过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接地,通过操控控制单元,调控供能单元对每层液晶材料环层的加热时间,进而控制不同液晶材料环层中液晶材料的晶轴方向,使每层液晶材料环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实现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和等温线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材料环层的形状是半球体、圆锥体、余弦体、正弦体、圆柱体、半椭圆体、正方体、矩形体或六边体,每一个液晶材料环层独立控制和工作;所述的液晶材料环层是向列相液晶、近晶相液晶、胆甾相液晶、碟型液晶、热致液晶、重现性液晶、手性液晶、负性液晶、端烯类液晶、嘧啶类液晶、含氟类液晶、炔类液晶、乙烷类液晶或苯基环己烷类液晶,其宽度为1μm~10cm、厚度为20nm~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薄层贴片是Al片、Ag片、Au片、Cu片或Ni片,其宽度为1μm~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