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个分光棱镜产生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68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单个分光棱镜和相位图生成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光源的输出轴上引入一分光系统,消偏振分光棱镜使分光系统调制后的返回光后与入射光分离,通过四分之一波片后转化成任意非均匀偏振光束。在分光系统中,引入相位图替代传统的计算全息图以消除无关的衍射级次,提高非均匀偏振光束的产生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装置,所用光学元件较少,光路结构的同轴性调节简单,可以方便高效的生成任意偏振分布的非均匀偏振光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个分光棱镜产生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
,涉及一种利用单个分光棱镜和相位图生成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偏振是光波的一种基本属性。常见的均匀偏振光束主要包括线偏振、圆偏振、椭圆偏振光束。近年来,作为均匀偏振光束的一个扩展和应用,非均匀偏振光束逐渐成为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特殊的空间偏振态分布使其在紧聚焦时具有极强的纵向分量、超小的光斑尺寸等特点,这在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中,包括激光加工、光学微操纵、高密度数据存储、超分辨率成像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迄今,非均匀偏振光场的生成方法既可以通过设计激光器的谐振腔,使其直接输出非均匀偏振光束;也可以在激光腔外生成,激光腔外的生成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指通过设计偏振转换元件,利用偏振转换元件将均匀偏振光束直接变为非均匀偏振光束。常见的偏振转换元件包括扭曲向列液晶、亚波长光栅、组合的半波片、超表面等。间接法指使经过相位和偏振调制的两均匀偏振光束同轴叠加生成非均匀偏振光束,也称干涉法。采用直接法产生非均匀偏振光束,需要借助特殊工艺加工的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加工定型之后只能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单个分光棱镜产生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个分光棱镜产生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1)发出的线偏振光束,经过半波片(2),其偏振方向可以任意改变,通过消偏振分光棱镜(3)后,进入分光系统(4),再由偏振分光棱镜分成两束偏振方向正交的线偏振光束:p分量和s分量。p分量直接经相位图(8)反射,s分量经反射镜(6)反射后,经过半波片(7)后变成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线偏振光束,经相位图(8)反射后再一次经过半波片(7),变成竖直偏振光束,此时,p分量和s分量再经偏振分光棱镜(5)合并,再次经过消偏振分光棱镜(3)反射,通过四分之一波片(9)后分别转化为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束。最后,生成非均匀偏振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个分光棱镜产生非均匀偏振光束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1)发出的线偏振光束,经过半波片(2),其偏振方向可以任意改变,通过消偏振分光棱镜(3)后,进入分光系统(4),再由偏振分光棱镜分成两束偏振方向正交的线偏振光束:p分量和s分量。p分量直接经相位图(8)反射,s分量经反射镜(6)反射后,经过半波片(7)后变成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线偏振光束,经相位图(8)反射后再一次经过半波片(7),变成竖直偏振光束,此时,p分量和s分量再经偏振分光棱镜(5)合并,再次经过消偏振分光棱镜(3)反射,通过四分之一波片(9)后分别转化为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束。最后,生成非均匀偏振光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林章毅李鹏马超杰刘圣韩磊程华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