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61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模型的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外侧的密封结构;壳体的壳体壁上预先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引线接口,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引线接口内的第一密封套筒,传感器引线穿过第一密封套筒引至壳体外,第一密封套筒与传感器引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套筒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密封件,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上分别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一引线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试验过程中即使壳体壁与第一套筒因受压变形而出现间隙也能够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堵住上述间隙,从而使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模拟结果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业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生产的一种强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应力、瓦斯压力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但各因素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通过实验室仿真模拟来研究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现有技术下,实验室模拟主要采用气-固耦合相似物理模型试验,具体包括模型壳体,模型壳体内设有适当比例的瓦斯气体和煤炭,并在模型壳体内设置传感器以采集模拟过程中模型内部的数据。为了保证模型壳体内的瓦斯气体与外界隔离,还在模型壳体外侧设置一层密封板,并在密封板上的传感器引线接口周围涂抹密封胶来保证引线接口的密封,从而保证整个模型的气密性。但是,由于密封板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在试验过程中受到压力后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因此会导致引线接口的密封胶与密封板之间出现间隙,导致气体从该缝隙中泄露,影响密封性,进而使最终模拟结果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以使模拟结果更加精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模型的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密封结构;所述壳体的壳体壁上预先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引线接口,所述传感器的引线通过所述第一引线接口;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接口内的第一密封套筒,传感器引线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套筒引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与所述传感器引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上分别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引线接口,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封堵住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与所述第一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模型的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密封结构;所述壳体的壳体壁上预先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引线接口,所述传感器的引线通过所述第一引线接口;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接口内的第一密封套筒,传感器引线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套筒引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与所述传感器引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上分别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引线接口,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封堵住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与所述第一引线接口之间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与所述第一引线接口之间填充有密封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壳体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壳体壁之间均填充有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壁包括密封板和设置在所述密封板外侧的液压加载板。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张国亮罗勇都海龙李清川贺光会韩云春李震福罗荣锋
申请(专利权)人: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