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50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以玻璃纤维网格布为承托,预制出碳纤维‑玻璃纤维层;预制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层放入模具后涂刷环氧树脂胶体;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养护完成后两端切割整齐;用手工锡焊的方法将导线粘结于铜片表面,用导电银胶涂覆在制作完成的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端部和铜片粘贴后用电极保护套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玻璃纤维材料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此传感元件在压敏性和温敏性的灵敏度;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制作成碳纤维‑玻璃纤维层,可以实现一次刷胶后即可入模,大大提高了试验室制作传感元件的工作效率,一次刷胶成型方法可实现试验室制法中传感元件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及控制测量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fiberreinforcedpolymer/plastic,简称CFRP)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它不仅综合了无机填料的导电性和聚合物材料优良的柔韧和加工性能,还具有单组分所不具有的新的物性,充分体现了复合材料的优点。CFRP具有智能特性、结构特性和发热特性。对于智能特性方面,CFRP具有力阻和温阻两种重要的智能传感特性,即可通过电阻变化对自身或周边外力、温度响应:建立力阻效应关系方程,可用于结构的工作环境、承受载荷、结构响应和调节性能监测;结构损伤积累与演化过程及结构抗力衰减规律动态监测;评定结构的安全状态,科学地对结构进行养护、维修和全寿命分析与设计。建立温阻效应关系方程,可及时掌控大体积混凝土环境及浇筑温度、温度分布范围与方式;实时监测极冷/热地区建筑结构内外温度变化,预防温度应力产生;智能调节桥面温度变化,主动抗冰融雪,减少传统方法对桥面损伤;对于结构特性方面,由于具有轻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玻璃纤维网格布(2)按照模具(6)的尺寸修剪成长条状,一端套入铁钉(3)处,将柔性碳纤维单丝(1)穿入玻璃纤维网格布(2)的网格,并排紧凑放置,另一端用胶带纸(4)固定于光滑平面上,如此反复制作多层碳纤维‑玻璃纤维层(5);步骤S2、准备好模具(6),并在模具(6)内侧涂抹脱模剂,将预制完成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层(5)刷上环氧树脂胶体,平放入模具(6)中,并且放置过程中尽量排尽气泡,将模具盖板(7)插入顶部卡槽(8)中;步骤S3、全部放完后,盖模具上盖并室温养护一定时间后脱模,修整端部;步骤S4、用手工锡焊的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玻璃纤维网格布(2)按照模具(6)的尺寸修剪成长条状,一端套入铁钉(3)处,将柔性碳纤维单丝(1)穿入玻璃纤维网格布(2)的网格,并排紧凑放置,另一端用胶带纸(4)固定于光滑平面上,如此反复制作多层碳纤维-玻璃纤维层(5);步骤S2、准备好模具(6),并在模具(6)内侧涂抹脱模剂,将预制完成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层(5)刷上环氧树脂胶体,平放入模具(6)中,并且放置过程中尽量排尽气泡,将模具盖板(7)插入顶部卡槽(8)中;步骤S3、全部放完后,盖模具上盖并室温养护一定时间后脱模,修整端部;步骤S4、用手工锡焊的方法将导线(13)粘结于铜片(11)表面,用导电银胶(10)涂覆在制作完成的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9)端部和铜片(11)粘贴,养护一定时间;步骤S5、养护完成后,用电极保护套(14)保护,此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制作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养护72小时后脱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养护72小时。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作的加入玻璃纤维的碳纤维智能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桂平舒谢桂华刘聃李十泉席宜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