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386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包括呈台阶设置的炉渣燃烧炉排和物料燃烧炉排,物料燃烧炉排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和气化燃烧腔,气化燃烧腔设有喷火出渣口和进料通道,气化燃烧腔的腔壁上设有隔热降温装置和供风装置,供风装置上设有若干射向燃烧物料表面的空气喷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炉排结构,物料在输送速度较慢的物料燃烧炉排上时,空气喷管向物料表面大量送风,使燃烧层富氧燃烧,燃烧产生的炉渣落入输送速度较快的炉渣燃烧炉排上,经过重新混合并在相对较少的供风的情况下,炉渣内的残余固态碳继续充分燃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通过合理地使用了供风使能源成本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热能利用效率,为物料的完全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炉排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炉排系统。
技术介绍
固态可燃物的燃烧原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着火前的阶段,包括燃干燥、析出挥发分和形成固态炭,固态可燃物在炉中加热、干燥、蒸发水分,随着温度增高,其中有机质开始热分解,主要是从大分子上断裂下来的侧链和官能团所形成的挥发分,其主要成分为CO、CO2、H2、H2O、CH4及各种烃类化合物,热分解的剩余产物是固态炭,在此过程中固态可燃物要吸收热量;第二是挥发分和炭的燃烧,当温度达到燃点时开始着火,然后可燃挥发分和固态碳开始燃烧,固态可燃物的挥发分越高,燃烧速度就越快;第三是炉渣中残余固态碳燃烬。对应上述燃烧原理,固态可燃物的燃烧分为三层,包括位于底层的燃烧灰烬层、位于燃烧灰烬层上方的氧化燃烧层、位于氧化燃烧层上方的干燥还原层,还原层上方是挥发分和炭燃烧产生的火焰。现有炉排锅炉技术中都是从炉排的底部,即燃料的燃烧灰烬层供给空气,这样空气优先供给未完全燃烧的灰烬继续燃烧,释放残存热能;然后提供给氧化燃烧层进行燃烧,释放热量并将热能提供给干燥还原层;干燥还原层吸收热能,分解出挥发分,挥发分燃烧以产生大量所需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

【技术保护点】
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锅炉炉膛内的炉渣燃烧炉排,位于所述锅炉炉膛外安装有高于所述炉渣燃烧炉排的物料燃烧炉排,所述物料燃烧炉排的一端伸入所述锅炉炉膛且与所述炉渣燃烧炉排呈台阶设置,所述物料燃烧炉排的另一端上方设有进料装置,位于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锅炉炉膛之间的所述物料燃烧炉排的上方设有气化燃烧腔,所述气化燃烧腔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锅炉炉膛的喷火出渣口,所述气化燃烧腔的另一端设有进料通道,所述气化燃烧腔的腔壁上设有隔热降温装置和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气化燃烧腔的腔壁并射向燃烧物料表面的空气喷管。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锅炉炉膛内的炉渣燃烧炉排,位于所述锅炉炉膛外安装有高于所述炉渣燃烧炉排的物料燃烧炉排,所述物料燃烧炉排的一端伸入所述锅炉炉膛且与所述炉渣燃烧炉排呈台阶设置,所述物料燃烧炉排的另一端上方设有进料装置,位于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锅炉炉膛之间的所述物料燃烧炉排的上方设有气化燃烧腔,所述气化燃烧腔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锅炉炉膛的喷火出渣口,所述气化燃烧腔的另一端设有进料通道,所述气化燃烧腔的腔壁上设有隔热降温装置和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气化燃烧腔的腔壁并射向燃烧物料表面的空气喷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的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上部设有进料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仓和所述进料通道之间的物料调节闸板,所述进料仓上设有与所述物料调节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田代吉发张大鹏孟宪跃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金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