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33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其采用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将行星架上的单排行星轮分别分为左右两排,每一排有n个行星轮,每排中的n个行星轮均匀分布,左右两排空间相邻的两个行星轮错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传动在机构学上称之为指周转轮系。周转轮系利用多个行星轮来分担载荷,与普通齿轮传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传递功率高、承载能力大等特点。因此,周转轮系传动被人们广泛用来代替普通齿轮传动作为减速、增速和变速机构。常用的NGW型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太阳轮、固定内齿轮、行星轮、行星架。太阳轮将扭矩与转速传递给行星轮,行星架负责支撑行星轮,行星轮与固定内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到行星架,再由行星架将改变的转速与扭矩进行输出。将传统NGW型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齿轮传动作为减速、增速和变速机构的缺点:1)采用增加行星轮个数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小单个行星轮载荷,但使用增多行星轮个数时,在传动比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大传动系统的尺寸,进而增加了重量,这限制了行星轮个数的增多。2)多数场合下,由于传动系统尺寸和重量受限,而采用的行星轮个数少,行星轮的啮合齿数少,啮合轮齿承受的冲击载荷较大,振动和噪声大,传动不平稳,影响传动系统精度和使用寿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其包括基座、左壳体、右壳体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设于基座两端,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端面分别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设于左壳体、基座和右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机构、行星架装置、不动内齿轮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穿设于左壳体内,所述太阳轮固定设于输入轴上,所述行星轮机构包括分布于太阳轮轴线方向上的左侧行星轮系和右侧行星轮系,且所述左侧行星轮系和右侧行星轮系均与所述太阳轮啮合传动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行星架装置竖直设于基座内,所述行星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的行星架和行星架转接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其包括基座、左壳体、右壳体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设于基座两端,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端面分别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设于左壳体、基座和右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机构、行星架装置、不动内齿轮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穿设于左壳体内,所述太阳轮固定设于输入轴上,所述行星轮机构包括分布于太阳轮轴线方向上的左侧行星轮系和右侧行星轮系,且所述左侧行星轮系和右侧行星轮系均与所述太阳轮啮合传动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行星架装置竖直设于基座内,所述行星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的行星架和行星架转接盘,所述左侧行星轮系和右侧行星轮系均固定于行星架装置上;所述不动内齿轮固定于基座内,所述左侧行星轮系和右侧行星轮系均与不动内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输出轴穿设于右壳体内,且输出轴与所述行星架转接盘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双排并联均布分流结构的行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行星轮系包括有n个左侧行星轮,n个左侧行星轮均绕所述太阳轮中心线均匀分布,且n个左侧行星轮均与所述的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右侧行星轮系包括有n个右侧行星轮,n个右侧行星轮均绕所述太阳轮中心线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宝刘春郭靖张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