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095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包括分纱本体、纱线进料接头、纱线出料接头、染色室、染料夹层通道和风干装置,所述分纱本体一端安装有纱线进料接头,所述纱线进料接头内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分纱本体另一端安装有纱线出料接头,所述纱线出料接头内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分纱本体内设置有染色室,所述染色室两端分别于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连通,所述染色室内部依次安装有进纱辊、牵引纱辊和出纱辊,所述分纱本体内设置有染料夹层通道,此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通过染色室设置成正弦波形状,染色时,纱布依次通过进纱辊、牵引纱辊和出纱辊,可以充分染色,染色效果好,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纱线的染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
本专利技术纺织设备
,具体为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在色纺纱进行染色时需要使用到染色模具。现有的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存在以下问题:1、原有的染色模具的染色室一般都为直筒形,由于化纤之间的静电使得多股色纺纱之间难以完全分散染色,从而降低染色效果造成露白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2、现有的技术中染色好的色纺纱需要长时间进行晾干,才能进行后续工序,影响了纺纱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包括分纱本体(1)、纱线进料接头(2)、纱线出料接头(3)、染色室(4)、染料夹层通道(5)和风干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纱本体(1)一端安装有纱线进料接头(2),所述纱线进料接头(2)内开设有进料通道(21),所述分纱本体(1)另一端安装有纱线出料接头(3),所述纱线出料接头(3)内开设有出料通道(31),所述分纱本体(1)内设置有染色室(4),所述染色室(4)两端分别于进料通道(21)和出料通道(31)连通,所述染色室(4)内部依次安装有进纱辊(41)、牵引纱辊(42)和出纱辊(43),所述分纱本体(1)内设置有染料夹层通道(5),所述染料夹层通道(5)一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纺纱专用染色模具,包括分纱本体(1)、纱线进料接头(2)、纱线出料接头(3)、染色室(4)、染料夹层通道(5)和风干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纱本体(1)一端安装有纱线进料接头(2),所述纱线进料接头(2)内开设有进料通道(21),所述分纱本体(1)另一端安装有纱线出料接头(3),所述纱线出料接头(3)内开设有出料通道(31),所述分纱本体(1)内设置有染色室(4),所述染色室(4)两端分别于进料通道(21)和出料通道(31)连通,所述染色室(4)内部依次安装有进纱辊(41)、牵引纱辊(42)和出纱辊(43),所述分纱本体(1)内设置有染料夹层通道(5),所述染料夹层通道(5)一端连接有染料进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学东夏子昂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鑫宏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