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08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及混纺比的选择;混合纺纱工艺;纺纱工艺;退维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双层结构纱线的中空部分的形成,实际上由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因为用热水溶解退去了水溶性维纶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热水处理过程中,作为芯丝的化纤长丝本身产生热收缩率>外包短纤维产生的热收缩率,从而在原有中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膨松度和中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纱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化纤长丝/水溶性维纶混纺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中空保暖纱的成纱生产方法是将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与外包纤维混纺(或将水溶性维纶长丝作为纱芯,其他纤维作为外包纤维,纺制成包芯纱),制成织物后,再经热水处理,溶去水溶性维纶,从而得到中空保暖纱及其织物。此方法生产的织物有一定的保暖性,但仅仅利用了纱线的中空部分阻止热量逃逸达到保暖,其不具有发热性,阻止热量逃逸的效果也不是最佳,达不到较好的保暖效果,况且纱线及织物的强度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改善和提高中空纱的保暖性,增强中空纱及其织物的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具体是一种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化纤长丝/水溶性维纶混纺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混纺比的选择:选择的原料为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中空化纤长丝四种:所述蓄热发热纤维为咖啡炭纤维,属于改性涤纶,是将废弃的咖啡渣,经过1300℃高温炭化生成的咖啡炭,运用纳米技术进行微粉化,研磨成300nm的纳米级粉体超微颗粒,再与聚酯通过共混纺丝而制成;所选咖啡炭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咖啡炭纤维混用比例为30%~50%;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莫代尔或者天丝纤维,纤维规格为(1.33~1.67)dtex×38mm,其混用的比例在30%~50%;所述水溶性维纶短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80℃水温溶解,水溶性维纶短纤维混纺比控制在10%~20%;所述中空化纤长丝为中空锦纶长丝,规格是2.8tex/12f,强度4.6cN/dtex,断裂伸长率31%,中空锦纶长丝所用比例为5%~25%;(二)、混合纺纱工艺不同种类纤维之间的混合有条混工艺和小量称重混合工艺两种方法:1、条混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适合大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使用成卷工艺流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开清棉→梳棉→(预并)→(三种纤维条)混并1→混并2→混并3→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若梳棉机无自调匀整,则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这三种纤维生条均要分别进行预并,制成预并条,降低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若梳棉机带有自调匀整,可省略预并工序;(2)使用清梳联工艺流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清梳联→(三种纤维条)混并1→混并2→混并3→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因现代清梳联设备均带有自调匀整,故可不用预并工序;2、小量称重混合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适合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小量称量→初混→打包→开清棉→梳棉→头并→末并→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三)纺纱工艺1、开清棉工艺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都是化学纤维,开清棉采取“勤抓少抓,混合均匀,多松少打,少落纤维,防止粘卷”的工艺原则,分为条混流程开清棉和小量称重流程开清棉;2、梳棉工艺分为条混流程梳棉和小量称重流程梳棉两种;3、并条工艺分为条混流程并条和小量称重流程并条两种:(1)条混流程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原则:A、预并工艺若梳棉机无自调匀整,则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纤维这三种纤维生条均要分别进行预并,制成预并条,降低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同时,三种纤维预并条出条定量必须按混比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混纺比准确。再有,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B、混并工艺首先,合理设计头道混并的条混工艺,即:喂入头道混并的蓄热发热纤维预并条、再生纤维素纤维预并条、水溶性维纶短纤维预并条这三种预并条的定量、喂入根数必须严格按照混纺比的要求进行计算和选择,以确保混纺比准确;其次,采用三道混并,以使三种纤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末并使用自调匀整;(2)小量称重流程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原则:并条采用两道,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末并使用自调匀整;4、粗纱工艺因为是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三种化学纤维混纺,必须使用防静电胶辊胶圈,控制车间温湿度,使粗纱呈吸湿状态,以防止“三绕”;合理控制粗纱张力,选择合理的粗纱捻系数,以使粗纱及细纱正常生产的要求,粗纱捻系数<75;5、细纱工艺(1)纺长丝包芯纱,控制长丝张力是关键环节,长丝张力影响成纱强度、弹性及长丝的断头率,所以在选择长丝张力时,应参考以下计算公式进行:芯丝张力<1+芯丝断裂伸长率因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中空锦纶长丝断裂伸长率为31%,故芯丝的张力必须<1.3;(2)芯丝在包芯纱中的含量也将影响包芯纱的性能,且芯丝比例愈高,成本愈大,弹力包芯纱芯丝含量一般<10%,刚性包芯纱芯丝含量一般在10%~40%,芯丝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产生“露芯丝”的疵点;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芯丝是中空锦纶长丝,属于刚性包芯纱,故芯丝含量在10~40%;(3)细纱捻系数将影响成纱强度、弹性、手感,由于还要进行后处理,溶去水溶性维纶,故细纱捻系数比普通化纤纱适当增大10%左右,因此,选择细纱捻系数为330~400;6、自动络筒工艺采用自动络筒机,并使用包芯纱专用捻接器;(四)退维工艺经过自动络筒机生产的筒子纱,还含有水溶性维纶,为了制成双层结构的纱线,必须进行退维处理;1、后处理工艺流程根据织造的先后,后处理工艺流程有两种,即:织造之前退维、织造之后退维;两种安排的工艺流程有所不同,其织物风格也不同;(1)织造之前退维——绞纱退维筒子纱→摇纱成绞→退维→清洗→烘干→络筒→织造厂织成坯布→染整;(2)织造之后退维——织物退维筒子纱→织造厂织成坯布→退维→清洗→染整;2、退维工艺退维工艺就是合理选择水温、浴比、时间,而制定这些工艺的基础是水溶性维纶短纤维的溶解温度,国产水溶性维纶短纤维的溶解温度为60℃~90℃;(1)热水温度:为了提高退维率,热水温度比溶解温度提高10~15℃;(2)浴比:小浴比用水量少,退维率降低;大浴比用水量多,退维率提高;一般用于退维的浴比控制在1:5~1:20;(3)溶解时间:为了保证退维率,热水温度越低、浴比越小,溶解时间应该越长,所以一般退维的溶解时间控制在20~60min,随着热水温度的提高、浴比的增大,溶解时间可以逐渐缩短。作为优化:所述开清棉工艺中,条混流程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配置:A、抓棉机工艺配置:勤抓少抓,缩短抓棉机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以减小抓取纤维块的大小,此距离不大于3mm;B、混棉机选用:采用大容量多仓混棉机,提高混合效果;C、开棉机工艺配置:采用梳针打手,其速度控制在450~550r/min,在排除疵点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尘棒之间隔距以减少落棉;D、单打手成卷机工艺配置:综合打手速度降低,选择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混纺比的选择:选择的原料为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中空化纤长丝四种:所述蓄热发热纤维为咖啡炭纤维,属于改性涤纶,是将废弃的咖啡渣,经过1300℃高温炭化生成的咖啡炭,运用纳米技术进行微粉化,研磨成300nm的纳米级粉体超微颗粒,再与聚酯通过共混纺丝而制成;所选咖啡炭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咖啡炭纤维混用比例为30%~50%;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莫代尔或者天丝纤维,纤维规格为(1.33~1.67)dtex×38mm,其混用的比例在30%~50%;所述水溶性维纶短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80℃水温溶解,水溶性维纶短纤维混纺比控制在10%~20%;所述中空化纤长丝为中空锦纶长丝,规格是2.8tex/12f,强度4.6cN/dtex,断裂伸长率31%,中空锦纶长丝所用比例为5%~25%;(二)、混合纺纱工艺不同种类纤维之间的混合有条混工艺和小量称重混合工艺两种方法:1、条混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适合大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使用成卷工艺流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开清棉→梳棉→(预并)→(三种纤维条)混并1→混并2→混并3→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若梳棉机无自调匀整,则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这三种纤维生条均要分别进行预并,制成预并条,降低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若梳棉机带有自调匀整,可省略预并工序;(2)使用清梳联工艺流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清梳联→(三种纤维条)混并1→混并2→混并3→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因现代清梳联设备均带有自调匀整,故可不用预并工序;2、小量称重混合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适合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小量称量→初混→打包→开清棉→梳棉→头并→末并→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三)纺纱工艺1、开清棉工艺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都是化学纤维,开清棉采取“勤抓少抓,混合均匀,多松少打,少落纤维,防止粘卷”的工艺原则,分为条混流程开清棉和小量称重流程开清棉;2、梳棉工艺分为条混流程梳棉和小量称重流程梳棉两种;3、并条工艺分为条混流程并条和小量称重流程并条两种:(1)条混流程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原则:A、预并工艺若梳棉机无自调匀整,则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纤维这三种纤维生条均要分别进行预并,制成预并条,降低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同时,三种纤维预并条出条定量必须按混比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混纺比准确;再有,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B、混并工艺首先,合理设计头道混并的条混工艺,即:喂入头道混并的蓄热发热纤维预并条、再生纤维素纤维预并条、水溶性维纶短纤维预并条这三种预并条的定量、喂入根数必须严格按照混纺比的要求进行计算和选择,以确保混纺比准确;其次,采用三道混并,以使三种纤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末并使用自调匀整;(2)小量称重流程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原则:并条采用两道,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末并使用自调匀整;4、粗纱工艺因为是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三种化学纤维混纺,必须使用防静电胶辊胶圈,控制车间温湿度,使粗纱呈吸湿状态,以防止“三绕”;合理控制粗纱张力,选择合理的粗纱捻系数,以使粗纱及细纱正常生产的要求,粗纱捻系数<75;5、细纱工艺(1)纺长丝包芯纱,控制长丝张力是关键环节,长丝张力影响成纱强度、弹性及长丝的断头率,所以在选择长丝张力时,应参考以下计算公式进行:芯丝张力<1+芯丝断裂伸长率因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中空锦纶长丝断裂伸长率为31%,故芯丝的张力必须<1.3;(2)芯丝在包芯纱中的含量也将影响包芯纱的性能,且芯丝比例愈高,成本愈大,弹力包芯纱芯丝含量一般<10%,刚性包芯纱芯丝含量一般在10%~40%,芯丝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产生“露芯丝”的疵点;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芯丝是中空锦纶长丝,属于刚性包芯纱,故芯丝含量在10~40%;(3)细纱捻系数将影响成纱强度、弹性、手感,由于还要进行后处理,溶去水溶性维纶,故细纱捻系数比普通化纤纱适当增大10%左右,因此,选择细纱捻系数为330~400;6、自动络筒工艺采用自动络筒机,并使用包芯纱专用捻接器;(四)退维工艺经过自动络筒机生产的筒子纱,还含有水溶性维纶,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发热纤维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混纺比的选择:选择的原料为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中空化纤长丝四种:所述蓄热发热纤维为咖啡炭纤维,属于改性涤纶,是将废弃的咖啡渣,经过1300℃高温炭化生成的咖啡炭,运用纳米技术进行微粉化,研磨成300nm的纳米级粉体超微颗粒,再与聚酯通过共混纺丝而制成;所选咖啡炭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咖啡炭纤维混用比例为30%~50%;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莫代尔或者天丝纤维,纤维规格为(1.33~1.67)dtex×38mm,其混用的比例在30%~50%;所述水溶性维纶短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80℃水温溶解,水溶性维纶短纤维混纺比控制在10%~20%;所述中空化纤长丝为中空锦纶长丝,规格是2.8tex/12f,强度4.6cN/dtex,断裂伸长率31%,中空锦纶长丝所用比例为5%~25%;(二)、混合纺纱工艺不同种类纤维之间的混合有条混工艺和小量称重混合工艺两种方法:1、条混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适合大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使用成卷工艺流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开清棉→梳棉→(预并)→(三种纤维条)混并1→混并2→混并3→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若梳棉机无自调匀整,则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这三种纤维生条均要分别进行预并,制成预并条,降低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若梳棉机带有自调匀整,可省略预并工序;(2)使用清梳联工艺流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清梳联→(三种纤维条)混并1→混并2→混并3→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因现代清梳联设备均带有自调匀整,故可不用预并工序;2、小量称重混合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适合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对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分别进行小量称量→初混→打包→开清棉→梳棉→头并→末并→粗纱→细纱→自动络筒;化纤长丝→细纱(三)纺纱工艺1、开清棉工艺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都是化学纤维,开清棉采取“勤抓少抓,混合均匀,多松少打,少落纤维,防止粘卷”的工艺原则,分为条混流程开清棉和小量称重流程开清棉;2、梳棉工艺分为条混流程梳棉和小量称重流程梳棉两种;3、并条工艺分为条混流程并条和小量称重流程并条两种:(1)条混流程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原则:A、预并工艺若梳棉机无自调匀整,则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纤维这三种纤维生条均要分别进行预并,制成预并条,降低预并条的重量不匀率,同时,三种纤维预并条出条定量必须按混比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混纺比准确;再有,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B、混并工艺首先,合理设计头道混并的条混工艺,即:喂入头道混并的蓄热发热纤维预并条、再生纤维素纤维预并条、水溶性维纶短纤维预并条这三种预并条的定量、喂入根数必须严格按照混纺比的要求进行计算和选择,以确保混纺比准确;其次,采用三道混并,以使三种纤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末并使用自调匀整;(2)小量称重流程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原则:并条采用两道,为了防止缠绕,出条速度不宜过快,选用FA306或FA320并条机,实际出条速度<300m/min;末并使用自调匀整;4、粗纱工艺因为是蓄热发热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三种化学纤维混纺,必须使用防静电胶辊胶圈,控制车间温湿度,使粗纱呈吸湿状态,以防止“三绕”;合理控制粗纱张力,选择合理的粗纱捻系数,以使粗纱及细纱正常生产的要求,粗纱捻系数<75;5、细纱工艺(1)纺长丝包芯纱,控制长丝张力是关键环节,长丝张力影响成纱强度、弹性及长丝的断头率,所以在选择长丝张力时,应参考以下计算公式进行:芯丝张力<1+芯丝断裂伸长率因为本发明使用的中空锦纶长丝断裂伸长率为31%,故芯丝的张力必须<1.3;(2)芯丝在包芯纱中的含量也将影响包芯纱的性能,且芯丝比例愈高,成本愈大,弹力包芯纱芯丝含量一般<10%,刚性包芯纱芯丝含量一般在1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曙光刘梅城陆锦明许行成李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