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036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缓时效后冲击韧性下降的幅度,提高时效后耐热钢的冲击韧性,为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奥氏体耐热钢加热至1220℃~1240℃;步骤2,将加热后的奥氏体耐热钢在1220℃~1240℃下保温15min~25min;步骤3,将保温后的奥氏体耐热钢以3℃/min~5℃/min的冷却速率降温至1060℃~1100℃;步骤4,将降温至1060℃~1100℃奥氏体耐热钢水冷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降温速率,达到析出第二相和产生一定量锯齿晶界的目的,实现性能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奥氏体耐热钢的热处理
,具体为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火电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研究表明,在未来的20年中,火电仍然会保持较高的比例。在燃煤发电领域,同时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提高发电机组热效率的关键,可有效地节约煤炭的消耗,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在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甚至更高参数的机组中,高Cr的奥氏体耐热钢由于其良好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和抗烟气腐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服役工况最苛刻的锅炉末级过热器和再热器中。但是,较高的Cr含量同时为晶界M23C6相的析出和长大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条件。许多奥氏体耐热钢在长期时效后,晶界碳化物有迅速长大,连成网状分布的现象发生,这将降低晶界的结合力,使材料室温冲击韧性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将会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缩短机组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缓时效后冲击韧性下降的幅度,提高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奥氏体耐热钢加热至1220℃~1240℃;步骤2,将加热后的奥氏体耐热钢在1220℃~1240℃下保温15min~25min;步骤3,将保温后的奥氏体耐热钢以3℃/min~5℃/min的冷却速率降温至1060℃~1100℃;步骤4,将降温至1060℃~1100℃奥氏体耐热钢水冷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奥氏体耐热钢加热至1220℃~1240℃;步骤2,将加热后的奥氏体耐热钢在1220℃~1240℃下保温15min~25min;步骤3,将保温后的奥氏体耐热钢以3℃/min~5℃/min的冷却速率降温至1060℃~1100℃;步骤4,将降温至1060℃~1100℃奥氏体耐热钢水冷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奥氏体耐热钢加热至1230℃;步骤2,将加热后的奥氏体耐热钢在1230℃下保温20min;步骤3,将保温后的奥氏体耐热钢以4℃/min的冷却速率降温至1080℃;步骤4,将降温至1080℃奥氏体耐热钢水冷至室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奥氏体耐热钢时效后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志袁勇尹宏飞党莹樱赵新宝严靖博杨珍鲁金涛周永莉黄锦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