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永安专利>正文

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03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稀土永磁氢处理或吸氢材料的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脱氢工序时,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旋转进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内,进行加热、真空脱氢;脱氢工序结束后,通过反向旋转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和螺旋给料器,使脱氢后的粉料落入下面冷却器的螺旋加料器的进口,螺旋加料器旋转,将脱氢后的粉料推入冷却器内,对粉料进行冷却。让脱氢段始终加热脱氢,冷却段始终在冷却;由于加热脱氢和冷却分别在旋转炉胆和冷却器中进行,避免同一炉胆加热冷却,所造成的热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氢材料的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BdFeB氢处理炉都是吸氢和脱氢在同一炉胆内完成,或在同一车间内完成,由于脱氢温度在550°C以上,用外热式电炉加热,存在氢气爆炸的安全隐患,并且不符合我国关于氢气使用的相关规定。氢处理炉都是单炉运行的,每一炉都需要加料、抽真空、充氢、加热脱氢、冷却、充惰性气体、出炉等过程。存在操作复杂,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另外电炉不断的加热、冷却,能耗加大。特别是炉胆也在不断的加热冷却,造成热疲劳,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将吸氢工序和脱氢工序分离,避免存在氢气爆炸的安全隐患,避免因炉胆不断加热和冷却,所造成热疲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脱氢工序时,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旋转进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内,进行加热、真空脱氢;脱氢工序结束后,通过反向旋转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和螺旋给料器,使脱氢后的粉料落入下面冷却器的螺旋加料器的进口,螺旋加料器旋转,将脱氢后的粉料推入冷却器内,对粉料进行冷却。将吸氢后的粉料通过气体输送机送入脱氢炉上方的旋风集料器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旋风集料器内的粉料落到下面的螺旋给料器中。旋风集料器内的气体通过过滤器过滤后再次进入气体输送机内,不断循环。粉料冷却结束后,反向旋转冷却器和螺旋加料器,使粉料进入出料桶。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装置,包括旋转炉胆、螺旋给料器和冷却装置,所述旋转炉胆与螺旋给料器联接,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进入旋转炉胆内,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螺旋加料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通过螺旋加料器与螺旋给料器联接,所述螺旋加料器通过下料管与螺旋给料器联接,所述螺旋加料器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冷却器可以旋转,通过反向旋转冷却器和螺旋加料器,可以将冷却器内的粉料通过螺旋加料器的出料口排出,所述降温装置用于为冷却器降温。还包括气体输送装置,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气体输送机和旋风集料器,所述气体输送机上联接有送料管和回风管,所述送料管和回风管均与旋风集料器联接,所述旋风集料器与螺旋给料器联接。所述回风管上设有过滤器,用于过滤回风管气体中含有的粉料。所述降温装置为喷淋装置或水套。所述旋转炉胆通过支撑轮支撑,所述支撑轮与旋转炉胆滑动联接,可以实现旋转炉胆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粉料吸氢冷却后,用气体输送装置送入旋转炉胆内进行脱氢,脱氢后垂直移到下面的冷却器内进行冷却。让脱氢段始终加热脱氢,冷却段始终在冷却;由于加热脱氢和冷却分别在旋转炉胆和冷却器中进行,避免同一炉胆加热冷却,所造成的热疲劳。通过气体输送装备使吸氢和脱氢分别再相邻的二个车间完成,吸氢车间严格按照氢气使用的安全规定,避免了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设备的寿命、方便了操作,改善了工作环境,特别是解决了有气体氢的场合明火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适用于渗氮或单独脱氢等颗粒料的热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体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反应器,2为旋转炉胆,3为螺旋给料器,4为气体输送机,5为旋风集料器,6为送料管,7为回风管,8为过滤器,9为降温装置,10为螺旋加料器,11为下料管,12为冷却器,13为动力装置,14为传动装置,15为支撑轮,16为气锤,17为出料桶,18为隔离墙,19为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3的旋转,进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2内,进行加热脱氢。脱氢后的粉料需要进行冷却,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9、螺旋加料器10和冷却器12,冷却器12通过螺旋加料器10与螺旋给料器3联接,螺旋加料器10通过下料管11与螺旋给料器3联接;螺旋加料器10与螺旋给料器3上均设有粉料进口和出口,可以实现粉料的进出。通过反向旋转脱氢炉的旋转炉胆2和螺旋给料器3,螺旋给料器3将旋转炉胆2中的粉料通过下料管11落入螺旋加料器10中;螺旋加料器10旋转,使脱氢后的粉料推入到冷却器12内;通过降温装置9为冷却器12降温,降温装置9可以为喷淋装置,也可以为套设在冷却器12外的水套,水套上开有进水口和回水口,通过水的循环带走热量。冷却器12可以旋转,通过反向旋转冷却器12和螺旋加料器10可以将冷却器12内的粉料通过螺旋加料器10的出料口排出,进入出料桶17内。为了方便更换出料桶17,出料口通过快捷卡箍与出料桶17联接,可以在出料口处设置蝶阀或夹阀。如图2所示,吸氢工序和脱氢工序分别在相邻的二个车间内完成,可以用隔离墙18进行分割。反应器1与真空管、氢气管、空气管分别通过阀门联接。反应器1上设有夹层水冷套,夹层水冷套上开有进水口和回水口,通过水的循环带走反应器1吸氢时产生的热量。吸氢过程为:加入稀土合金后,启动真空泵,并打开真空阀门。当真空度到达要求后,关闭真空阀门,打开充氢阀门,维持一定压力,待饱和吸氢后关闭。完成吸氢工序。吸氢工序完成后,可以将反应器1用行车移动至脱氢车间,并将反应器1的出料口与螺旋给料器3的入料口联接,螺旋给料器3旋转,把粉料推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2内,进行加热脱氢。当然,在吸氢工序完成后,也可以使用气体输送装置通过管道将吸氢后的粉料送到脱氢车间,气体输送装置包括气体输送机4和旋风集料器5,气体输送机4上联接有送料管6和回风管7,反应器1与气体输送机4联接;吸氢后的粉料通过气体输送机4的送料管6进入旋风集料器5内,旋风集料器5内的气体通过回风管7和过滤器8回到气体输送机4的入口。旋风集料器5内的粉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下面的与其联接的螺旋给料器3中,螺旋给料器3旋转,把粉料推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2内,进行加热脱氢。如图3所示,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2分别通过动力装置13和传动装置14实现转动,动力装置13可以采用电机、发动机或者其它动力元件,传动装置14可以为皮带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或者其它传动装置。动力装置13通过传动装置14带动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2旋转。如图1和4所示,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2均设置在机架19上,旋转炉胆2通过支撑轮15与机架19连接,支撑轮15与旋转炉胆2滑动联接,旋转炉胆2在加热后会产生热膨胀现象,通过支撑轮15与旋转炉胆2的滑动联接,可以实现旋转炉胆2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当然,冷却器12也可通过支撑轮与机架19连接。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旋转炉胆2壁和冷却器12的内壁粘料,可在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2上分别设置有气锤16,通过气锤16敲击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2。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2内均设有螺旋片或螺旋型结构,通过螺旋片或螺旋型结构使粉料均匀运动,并可实现旋转炉胆2和冷却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氢工序时,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旋转进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内,进行加热、真空脱氢;脱氢工序结束后,通过反向旋转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和螺旋给料器,使脱氢后的粉料落入下面冷却器的螺旋加料器的进口,螺旋加料器旋转,将脱氢后的粉料推入冷却器内,对粉料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氢工序时,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旋转进入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内,进行加热、真空脱氢;脱氢工序结束后,通过反向旋转脱氢炉的旋转炉胆和螺旋给料器,使脱氢后的粉料落入下面冷却器的螺旋加料器的进口,螺旋加料器旋转,将脱氢后的粉料推入冷却器内,对粉料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吸氢后的粉料通过气体输送机送入脱氢炉上方的旋风集料器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旋风集料器内的粉料落到下面的螺旋给料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旋风集料器内的气体通过过滤器过滤后再次进入气体输送机内,不断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料冷却结束后,反向旋转冷却器和螺旋加料器,使粉料进入出料桶。5.一种稀土永磁的间歇式连续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炉胆(2)、螺旋给料器(3)和冷却装置,所述旋转炉胆(2)与螺旋给料器(3)联接,粉料通过螺旋给料器(3)进入旋转炉胆(2)内,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9)、螺旋加料器(10)和冷却器(12),所述冷却器(12)通过螺旋加料器(10)与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安陈晓续孔鹏
申请(专利权)人:董永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