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925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密封胶包括以下组分:硅酮,丁腈橡胶,硅油,接枝剂,纳米铜粉,乙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植物纤维素,氯化钠,煤焦油,醋酸乙烯酯,尿素,淀粉,二甲基丙烯酸二醇酯,高分子聚乙烯醇。对丙酮改性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植物纤维素、醋酸乙烯酯、二甲基丙烯酸二醇酯、高分子聚乙烯醇熔融后,加入氯化钠和尿素继续搅拌得第一混合物;将硅油、淀粉、煤焦油高速打发,再加入改性硅酮,搅拌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密封胶厚度薄,高温下形变量小,附着力强,不易剥离,隔热效果好,高温下水汽透过率低,有效地延长了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空玻璃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密封胶是指引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型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中空玻璃制备时用密封胶有效保证空气的填充压力,起到隔音和保温的效果,但是现有密封胶易脱落,变黄,其性能需要提高,且降低成本。申请号20141054307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密封胶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纳米碳酸钙1~150份、气相法白炭黑1~5份、偶联剂1~12份、增塑剂8~60份、增粘剂0.1~4份、防霉剂0.1~1.8份和催化剂0.1~5份。在制备硅酮密封胶过程中,创造性地加入了长链液体硅树脂做增塑剂,避免了二甲基硅油等传统增塑剂产品的渗油现象,同时使得硅酮密封胶的断裂伸长率高达70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酮密封胶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耐气候老化性能好,防水效果好,可以应用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虽然该硅酮密封胶力学性能好,但是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硅酮32‑43份,丁腈橡胶1‑8份,硅油3‑8份,接枝剂1‑4份,纳米铜粉1‑3份,乙醚1‑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69‑83份,聚丙烯酸酯24‑42份,聚甲基丙烯酸酯14‑24份,植物纤维素23‑43份,氯化钠34‑54份,煤焦油24‑35份,醋酸乙烯酯35‑46份,尿素2‑8份,淀粉43‑72份,二甲基丙烯酸二醇酯43‑57份,高分子聚乙烯醇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硅酮32-43份,丁腈橡胶1-8份,硅油3-8份,接枝剂1-4份,纳米铜粉1-3份,乙醚1-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69-83份,聚丙烯酸酯24-42份,聚甲基丙烯酸酯14-24份,植物纤维素23-43份,氯化钠34-54份,煤焦油24-35份,醋酸乙烯酯35-46份,尿素2-8份,淀粉43-72份,二甲基丙烯酸二醇酯43-57份,高分子聚乙烯醇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硅酮40份,丁腈橡胶5份,硅油5份,接枝剂2份,纳米铜粉3份,乙醚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75份,聚丙烯酸酯34份,聚甲基丙烯酸酯18份,植物纤维素34份,氯化钠48份,煤焦油32份,醋酸乙烯酯42份,尿素4份,淀粉58份,二甲基丙烯酸二醇酯50份,高分子聚乙烯醇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宇轩戴思捷沈天宇潘逸汝李雪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