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焊接用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属于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激光焊接的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通常使用波长在700-1200nm之间的二极管激光或掺钕钇铝石榴石合成晶体(Nd:YAG)激光在焊接部位产生大量的热,即通过透射激光部分到达吸收激光部分产生热量,从而使元件接触区域熔融而形成焊接部位。与传统塑料焊接工艺相比,激光焊接能够应用在灵活多变的各种结构上,其焊接强度高,所具有的快速的升温降温速率能够减少对材料的热影响,对焊件不产生外力作用从而使焊件的应力和变形都非常小;此外激光焊接的焊接工艺稳定、焊缝的表面和内在质量都非常好,其在真空、空气或其他气体环境中均能施焊,对焊接的介质要求不高,并能够透过玻璃或其他对光束透明的材料进行焊接。由于激光焊接具有上述独特的优点,其已成功应用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但在塑料领域中应用激光焊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聚合物在激光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大多是透明的,因此需要在聚合物体系中添加额外的激光吸收剂或激光扩散吸收剂等成分来获得相应的吸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吸收激光部分和透射激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激光部分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酰胺80‑100份、激光吸收成分0.5‑10份、卤化铜金属化合物0.05‑2.0份、卤化金属盐化合物0.1‑10份和玻璃纤维5‑80份;所述透射激光部分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酰胺80‑100份、激光散射剂0.01‑5.0份、卤化铜金属化合物0.05‑2.0份、卤化金属盐化合物0.1‑10份和玻璃纤维5‑80份;其中所述激光吸收成分为磷酸盐类化合物或激光吸收微粒,所述磷酸盐类化合物为磷酸盐、次磷酸盐、磷酸氢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偏磷酸盐、三聚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吸收激光部分和透射激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激光部分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酰胺80-100份、激光吸收成分0.5-10份、卤化铜金属化合物0.05-2.0份、卤化金属盐化合物0.1-10份和玻璃纤维5-80份;所述透射激光部分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酰胺80-100份、激光散射剂0.01-5.0份、卤化铜金属化合物0.05-2.0份、卤化金属盐化合物0.1-10份和玻璃纤维5-80份;其中所述激光吸收成分为磷酸盐类化合物或激光吸收微粒,所述磷酸盐类化合物为磷酸盐、次磷酸盐、磷酸氢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偏磷酸盐、三聚磷酸盐和氢氧化磷酸盐中的一种,所述激光吸收微粒为粒径不大于900nm的稀土金属元素的硼化物微粒,且该激光吸收微粒的表面包覆有含有亲水性官能团的高分子分散剂;所述卤化铜金属化合物中的卤离子为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铜离子为Cu+和Cu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卤化金属盐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为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激光散射剂为粒径为30-400nm的经表面改性的包含二氧化钛的白色矿物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类化合物为磷酸钙、次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焦磷酸钙、磷酸钠、磷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焦磷酸钾、聚偏磷酸钾、三聚磷酸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三铵、磷酸二氢铵、磷酸铁、焦磷酸铁、磷酸氢镁、磷酸镁、次磷酸锰、焦磷酸铁钠、氢氧化磷酸铜和磷酸铜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类化合物为氢氧化磷酸铜和磷酸铜中的至少一种,且该磷酸盐类化合物在所述吸收激光部分中的用量为0.5-4.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激光焊接的聚酰胺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洁龙,丁正亚,张超,李志路,陈春华,肖军华,陈延安,夏建盟,李雅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