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02872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0:24
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向聚苯胺中引入适量的四‑β‑羧基金属酞菁,有利于控制材料的纳米管状结构,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是由苯胺、四‑β‑羧基金属酞菁、蒸馏水和过硫酸铵制成,四‑β‑羧基金属酞菁含量为4%~7%(重量),可用作气体敏感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向蒸馏水中依次加入苯胺和四‑β‑羧基金属酞菁,超声振动后加入过硫酸铵溶液,摇匀、冰水浴反应,经过滤,清洗,干燥,即制得最终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的尺寸较小,形貌均匀,气敏性能优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成本低,无毒无害且环境友好,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导电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气体传感领域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导电聚合物独特的共轭结构使得它们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工作并且具有优良的气体传感性能。在已报道的导电聚合物当中,电导率可调且环境稳定性良好的聚苯胺已成为一类理想的有望应用于室温条件下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敏感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当中,该类材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灵敏度低、恢复速度慢、传感稳定性和选择性较差等。为了克服聚苯胺的内在缺点并且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能,一个有效的策略是使聚苯胺获得某种均匀的、较小的纳米结构,如纳米粒子、纳米微球或纳米管线等,这类聚苯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电学特性,可以促进聚苯胺与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从而增强聚苯胺的气体传感灵敏度、选择性、响应速度和恢复速度等性能。然而,在各种各样的聚苯胺纳米结构当中,获得最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是聚苯胺纳米管,这是因为管状结构能够为气体分子的扩散提供更便捷的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079669.html" title="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复合导电纳米管是由7.86%~10.16%的苯胺、0.20%~0.38%的四‑β‑羧基金属酞菁、74.05%~77.61%的蒸馏水和14.33%~15.41%的过硫酸铵制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复合导电纳米管是由7.86%~10.16%的苯胺、0.20%~0.38%的四-β-羧基金属酞菁、74.05%~77.61%的蒸馏水和14.33%~15.41%的过硫酸铵制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其特征在于四-β-羧基金属酞菁中的金属为钴、镍、锌、锰、铁或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其特征在于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中四-β-羧基金属酞菁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00%~7.00%,所述复合导电纳米管的平均直径为200~240nm。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四-β-羧基金属酞菁/聚苯胺复合导电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将蒸馏水等分成两等份,在其中一份蒸馏水中加入过硫酸铵配制成过硫酸铵溶液;步骤二、向剩余的蒸馏水中依次加入苯胺和四-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敏吴昊肖菲卢晓冬曹二平王莹王彬贺春英吴谊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