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温差地区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路面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高温差地区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投入,尤其是在公路方面,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区也进入了公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然而这些地区都属于高温差地区,夏冬两季温差大,年温差最高可达49.2℃。我国主要公路及城市道路大部分都采用沥青路面。在道路的运行过程中,夏季沥青路面夏季由于吸热,容易因高温失稳而产生破坏,其中以车辙为主要破坏形式;在冬季,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温度骤降,路面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国内外以往采取的措施主要通过添加改性沥青或者是采用骨架型集料级配来解决,这些“被动”型措施在减少温度病害发生概率的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投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增加了施工难度以及工程质量的变异性,工程实例证明这些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温度病害问题。因此,解决沥青路面温度病害问题亟待寻找新的突破口。相变材料作为一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它能够在相变过程时吸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高温差地区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以硬脂酸+棕榈酸/膨胀珍珠岩二元复合定形相变材料作为细集料的一部分,以掺加硅藻土的基质沥青作为沥青改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温差地区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以硬脂酸+棕榈酸/膨胀珍珠岩二元复合定形相变材料作为细集料的一部分,以掺加硅藻土的基质沥青作为沥青改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立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评价标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和低温时都会有一个路用性能突变点,我们分别称其为“热变点”和“冷变点”,根据该地区的温度变化范围确定两点,并且满足改性沥青混合料“热变点”温度稍高于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从而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组分的最佳用量。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定形相变材料以硬脂酸:棕榈酸:膨胀珍珠岩=2:3:2.5的质量比。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定形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浸渍法,通过封装工艺制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定形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时先利用磁力搅拌子在90℃水浴条件下搅拌30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娇,刘若华,林飞鹏,郑健龙,吕松涛,史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