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小芳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29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包括外框体、混合筒和搅拌轴;所述混合筒设置在外框体的内部且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搅拌轴从盖板上伸入混合筒内并延伸,搅拌轴的顶部连接伸缩装置,搅拌轴的上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上搅拌杆,上搅拌杆上设置有可以随混合筒转动而摆动的摆动杆;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下搅拌杆,下搅拌杆连接封堵盘,混合筒内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与混合筒的内壁贴合,封堵盘能和活动板嵌和成活塞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下料时物料的粘底问题;同时能在搅拌时对物料进行翻动,加强了搅拌效果。

Mix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material from sticking botto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terial mixing device to prevent stick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body, including a mixing cylinder and a mixing shaft; the mix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frame body and is driven by the motor to rotate; the stirring shaft from the cover into the mixing barrel and extends at the top of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telescopic device,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aft the body surrounding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rod to offset, on the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drum and can be mixed with the swinging rod; the stirring shaft surrounding the low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rod to offset, stirring rod sealing disc cavity, mixing barrel near bottom set a movable plate, the movable plate and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mixing cylinder, sealing plate can and a movable plate block and plug boar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material bottom sticking when cutting material; simultaneously, the material can be turned over when stirring, and the stirring effect is strength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化工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随着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很多的机械设备。化工领域经常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故物料混合装置应运而生,在利用混合装置进行物料混合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粘稠物料,这样一来在进行下料的过程中,随着筒内物料的减少,由于自身的粘性作用,物料会黏着在筒底无法从下料口出来,需要另外使用工具进行疏通,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包括外框体、混合筒和搅拌轴;所述混合筒设置在外框体的内部且混合筒的上端面与外框体的上端面平齐,混合筒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固定在外框体上且盖板下端面与混合筒的上端面贴合,盖板上开设有入料口,混合筒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安装在外框体内腔底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动轴,转动轴连接混合筒的底部中心,混合筒的底部两侧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部设置有滑块,外框体的内腔底板上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环形滑槽,滑块滑动卡接环形滑槽;所述搅拌轴从盖板上伸入混合筒内并延伸,搅拌轴的顶部连接伸缩装置,搅拌轴的上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上搅拌杆,上搅拌杆远离搅拌轴的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摆动杆且铰接点位于摆动杆的中心位置,摆动杆的顶端外侧固定有第三磁块,摆动杆的底端外侧固定有第四磁块,混合筒内壁上对应第三磁块和第四磁块的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第三磁块与第一磁块的相对面磁极相反,第四磁块和第二磁块的向对面磁极相反,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均周向等距分布在混合筒的内壁上且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设置;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下搅拌杆,下搅拌杆连接封堵盘,混合筒内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与混合筒的内壁贴合,混合筒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穿过活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活动板和混合筒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导向柱的外围,活动板上对应封堵盘的位置开设有漏孔,漏孔为上宽下窄的阶梯状且上部的外形尺寸与封堵盘的外形尺寸相对应,混合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和混合筒的贴合面上分别开设有半圆形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滚珠。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磁块的尺寸大于第三磁块的尺寸。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磁块的尺寸大于第四磁块的尺寸。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均有四个。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第一磁块和第三磁块以及第二磁块和第四磁块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上搅拌杆上的摆动杆能够在混合筒转动的过程中以铰接点为支点摆动,从而翻动混合筒内的物料,加强了混合搅拌效果;下搅拌杆上的封堵盘能与活动板嵌和成活塞板,在伸缩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对粘着在筒底的物料进行推送,保证下料的正常进行;盖板和混合筒之间的滚珠减小了混合筒转动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保护两者的接触面;混合筒底部连接柱上的滑块与外框体上的环形滑槽相互配合提高了混合筒的转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中磁块在混合筒内壁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中上搅拌杆在搅拌轴上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中下搅拌叶在搅拌轴上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体、11-盖板、111-入料口、12-环形滑槽、2-混合筒、21-出料口、22-滚珠、23-第一磁块、24-第二磁块、25-活动板、251-漏孔、252-导向柱、253-弹簧、26-连接柱、261-滑块、3-搅拌轴、31-上搅拌杆、32-摆动杆、321-第三磁块、322-第四磁块、33-下搅拌杆、331-封堵盘、4-电机、41-传动轴、5-伸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包括外框体1、混合筒2和搅拌轴3;所述混合筒2设置在外框体1的内部且混合筒2的上端面与外框体1的上端面平齐,混合筒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固定在外框体1上且盖板11下端面与混合筒2的上端面贴合,盖板11上开设有入料口111,混合筒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安装在外框体1内腔底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转动轴41,转动轴41连接混合筒2的底部中心,混合筒2的底部两侧固定有连接柱26,连接柱26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61,外框体1的内腔底板上开设有与滑块261相匹配的环形滑槽12,滑块261滑动卡接环形滑槽12;所述搅拌轴3从盖板11上伸入混合筒2内并延伸,搅拌轴3的顶部连接伸缩装置5,搅拌轴3的上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上搅拌杆31,上搅拌杆31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摆动杆32且铰接点位于摆动杆32的中心位置,摆动杆32的顶端外侧固定有第三磁块321,摆动杆32的底端外侧固定有第四磁块322,混合筒2内壁上对应第三磁块321和第四磁块322的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第三磁块321与第一磁块23的相对面磁极相反,第四磁块322和第二磁块24的向对面磁极相反,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均周向等距分布在混合筒2的内壁上且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设置,当混合筒2转动时,带动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转动,当第一磁块23转动到与第三磁块321相对应的位置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摆动杆32上端向外倾斜,当第二磁块24转动到与第四磁块322相对应的位置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摆动杆32下端向外倾斜,由于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故随着混合筒2的转动,摆动杆32的上下端交错式的向外倾斜,从而使摆动杆32以铰接点为支点形成摆动,翻动混合筒2内的物料,加强混合搅拌效果;所述搅拌轴3的下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下搅拌杆33,下搅拌杆33连接封堵盘331,混合筒2内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板25,活动板25与混合筒2的内壁贴合,混合筒2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导向柱252,导向柱252穿过活动板25并与其滑动连接,活动板25和混合筒2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253,弹簧253套设在导向柱252的外围,活动板25上对应封堵盘331的位置开设有漏孔251,漏孔251为上宽下窄的阶梯状且上部的外形尺寸与封堵盘331的外形尺寸相对应,混合筒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1,当物料粘着在混合筒2底部时,启动伸缩装置5带动搅拌轴3向下移动,下搅拌杆33向下移动,封堵盘331与漏孔251嵌和成一体构成活塞板向下推动物料,当活动板25到达向下移动的最大行程时,控制伸缩装置5带动封堵盘331向上移动,封堵盘331与活动板25脱离,在弹簧253的作用下,活动板25复位,然后再重复以上过程,将粘着在筒底的物料推送出去;所述盖板11和混合筒2的贴合面上分别开设有半圆形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滚珠22,滚珠22的设置减小了混合筒2转动时与盖板11的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包括外框体(1)、混合筒(2)和搅拌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设置在外框体(1)的内部且混合筒(2)的上端面与外框体(1)的上端面平齐,混合筒(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固定在外框体(1)上且盖板(11)下端面与混合筒(2)的上端面贴合,盖板(11)上开设有入料口(111),混合筒(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安装在外框体(1)内腔底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转动轴(41),转动轴(41)连接混合筒(2)的底部中心,混合筒(2)的底部两侧固定有连接柱(26),连接柱(26)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61),外框体(1)的内腔底板上开设有与滑块(261)相匹配的环形滑槽(12),滑块(261)滑动卡接环形滑槽(12);所述搅拌轴(3)从盖板(11)上伸入混合筒(2)内并延伸,搅拌轴(3)的顶部连接伸缩装置(5),搅拌轴(3)的上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上搅拌杆(31),上搅拌杆(31)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摆动杆(32)且铰接点位于摆动杆(32)的中心位置,摆动杆(32)的顶端外侧固定有第三磁块(321),摆动杆(32)的底端外侧固定有第四磁块(322),混合筒(2)内壁上对应第三磁块(321)和第四磁块(322)的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第三磁块(321)与第一磁块(23)的相对面磁极相反,第四磁块(322)和第二磁块(24)的向对面磁极相反,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均周向等距分布在混合筒(2)的内壁上且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设置;所述搅拌轴(3)的下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下搅拌杆(33),下搅拌杆(33)连接封堵盘(331),混合筒(2)内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板(25),活动板(25)与混合筒(2)的内壁贴合,混合筒(2)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导向柱(252),导向柱(252)穿过活动板(25)并与其滑动连接,活动板(25)和混合筒(2)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253),弹簧(253)套设在导向柱(252)的外围,活动板(25)上对应封堵盘(331)的位置开设有漏孔(251),漏孔(251)为上宽下窄的阶梯状且上部的外形尺寸与封堵盘(331)的外形尺寸相对应,混合筒(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物料粘底的混合装置,包括外框体(1)、混合筒(2)和搅拌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设置在外框体(1)的内部且混合筒(2)的上端面与外框体(1)的上端面平齐,混合筒(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固定在外框体(1)上且盖板(11)下端面与混合筒(2)的上端面贴合,盖板(11)上开设有入料口(111),混合筒(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安装在外框体(1)内腔底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转动轴(41),转动轴(41)连接混合筒(2)的底部中心,混合筒(2)的底部两侧固定有连接柱(26),连接柱(26)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61),外框体(1)的内腔底板上开设有与滑块(261)相匹配的环形滑槽(12),滑块(261)滑动卡接环形滑槽(12);所述搅拌轴(3)从盖板(11)上伸入混合筒(2)内并延伸,搅拌轴(3)的顶部连接伸缩装置(5),搅拌轴(3)的上部轴体外围周向等距连接有上搅拌杆(31),上搅拌杆(31)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摆动杆(32)且铰接点位于摆动杆(32)的中心位置,摆动杆(32)的顶端外侧固定有第三磁块(321),摆动杆(32)的底端外侧固定有第四磁块(322),混合筒(2)内壁上对应第三磁块(321)和第四磁块(322)的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第三磁块(321)与第一磁块(23)的相对面磁极相反,第四磁块(322)和第二磁块(24)的向对面磁极相反,第一磁块(2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侯小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