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188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食用菌原料种植过程中多菌灵农药的喷洒限量控制,包括施用时段、施用剂量和施用次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施用农药方法施药效果好,能够从原料源头有效降低农药的残留,使食用菌各类加工食品中的多菌灵农药残留量其符合国际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Method for applying carbendazim in controlling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afety of edible fungus food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ical fiel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pplic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rbendazim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edible fungi. The invention controls the spraying limit of carbendazim pesticide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edible mushroom raw material,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time, the dosage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applied. The pesticid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good pesticide application 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esticide residue from the raw material source, and can make carbendazim pesticide residues in various processed foods of edible fungi mee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invention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mushroom industry,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原料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
技术介绍
多菌灵是一类低毒而高效的广谱杀菌剂,能有效防治食用菌培育过程中常见的青霉病、绿霉病、黄霉病及褐斑病等,被我国列为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我国在国家标准GB27630-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了多菌灵最大残留限量在0.05mg/kg到5mg/kg之间,比美国等国家的果蔬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值高,例如在柑橘中的残留限量是美国标准(10ppb)的500倍。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因进口食品中多菌灵农药残留超标,多次扣留了大批中国出口的食用菌罐头,使我国食用菌产业受到重创。目前,我国国家标准对农药使用量的规定不全面、涉及面窄,以多菌灵为例,其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安全使用量并未见于相关国家标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4285-89)对其施用技术指标的规定仅涉及水稻、小麦、黄瓜等3种作物。市售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也很少涉及食用菌施药技术指标,并且大多数说明书只规定了农药稀释倍数,并未提及用药量,即使是同种类型、同种剂型的农药,不同品牌厂商给出的使用说明也未尽相同。日常种植生产中,菇农大多只凭经验用药,因此农药超标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在食用菌种植及生产加工中降低农药残留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1779762A提出了清除食用菌残留农药和保质固鲜的配方及技术,采用以石灰、白矾、食用碱、食用盐等材料制成的料包,喷洒在食用菌表面延长其保质期;中国专利CN1827764A专利技术了一种多菌灵农药残留降解菌及其生产的菌剂,所用的菌株为红球菌属,降解农产品中的多菌灵农药;中国专利ZL201410116354.2、ZL201410116353.8和ZL201410116506.9分别专利技术了食用菌速冻食品、食用菌真空冻干食品和食用菌罐头食品的加工工艺中,控制多菌灵等农药残留的加工技术方法。上述研究虽然不同程度地提及到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方法,但都未提及通过食用菌种植源头的农药施用技术,有效控制各类食用菌食品中的多菌灵农药残留的方法。GPA基本理念认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化学投入品本身,而在于其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施用技术指标的制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农药的分解特性、施药安全间隔期及农作物的类型等。因此,从食用菌原料的种植源头上控制多菌灵的施用对于生产出符合出口国安全要求的食用菌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我国食用菌食品中多菌灵农药残留不符合某些重要出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食品原料安全性的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对食用菌原料种植过程中多菌灵农药进行喷洒限量控制,包括施用时段、施用剂量和施用次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菌灵施用方法的施药效果好,能够从原料源头有效降低农药的残留,使食用菌各类加工食品中的多菌灵农药残留量其符合国际标准,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在食用菌覆土阶段,一次性按照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5g/m2-0.3g/m2稀释后兑水喷雾,能够有效抑制杂菌生长;待食用菌成熟后采收,将食用菌进行加工生产成各类食用菌产品,达到多菌灵农药残留量小于等于10ppb的效果。所述的食用菌覆土阶段,食用菌覆土后当天到原料收获前的20-30天。具体步骤包括:将培养基质(晒干牛粪、稻草及配料)均匀平铺于菇床上,菇房内通蒸汽,温度设定55℃-60℃,保持18h-22h后降温到50℃,保持3~4天,温度降至20℃后,将菌种均匀洒到菇床上,关窗保湿待长出菌丝,开窗透风25-35天后覆土(黄砂土覆盖),20-25天后第一次采收成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0.05g/m2-0.3g/m2的剂量配置,并以800-1200倍的稀释浓度兑水,按照兑水后的稀释浓度均匀喷洒于菌丝生长的覆土层。在食用菌覆土阶段,一次性喷洒于菌丝生长的覆土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多菌灵农药施药阶段,控制施药的时间、频率和浓度,综合考虑多菌灵农药在食用菌作物中的分解特性、施药安全间隔期及半衰期,达到控制农药残留的目的,从农产品种植源头保障食用菌原料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的施药方法简单、安全,易于在种植过程中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各类食用菌技工食品中的多菌灵农药残留,使其达到国际标准,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食用菌的品种,包括国内外现栽培的产品即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凤尾菇、平菇、草菇、高温菇、香菇和灵芝等所列举的或未列举的菇类和菌类产品。实施例1双孢菇罐头的原料种植及生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培养基质(晒干牛粪、稻草及配料)均匀平铺于菇床上,菇房内通蒸汽,温度设定58℃,保持20h后降温到50℃,保持4天,温度降至20℃后,将菌种均匀洒到菇床上,关窗保湿约5天后长出菌丝,开窗透风30天后,用黄砂土覆盖,于覆土当天施药一次,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g/m2、稀释1000倍兑水喷雾,23天后成熟,采收第一批双孢菇备用。(2)双孢菇验收,取样检验验收,合格品率要求95%以上;多菌灵农药残留量小于等于5ppb;(3)双孢菇清洗,取样在自来水流动槽中连续清洗双孢菇10min;(4)真空水合,将清洗后的双孢菇放入真空水合机,处理水SO2含量控制在0.015%~0.02%,机器设定0.08MPa,水合护色时间≤4min;(5)预煮:在真空水合后的双孢菇中添加柠檬酸,使浓度保持在0.08~0.12%,预煮液温度95℃以上,时间8~12min;(6)冷却、漂洗:预煮后的双孢菇需要迅速用流动水(水温20℃以下)冷却,20分钟内冷却至35℃以下;经手工挑选后的合格品,通过不锈钢振动筛网,筛除碎屑和其他小杂质后用清水漂洗,去除可溶性农药反应产物;(7)装罐、杀菌:装罐时保持罐的卷边外观质量良好、封口三率≥50%、封口机真空度0.03~0.05Mpa,封口时每小时测定汤汁温度≥70℃,罐中心温度不低于40℃、净重不低于规定净重;杀菌,杀菌温度为130℃,时间15min;(8)最后,产品经过金属探测后,冷却,擦灌,入库。实施例2速冻鸡腿菇产品的原料种植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培养基质(晒干牛粪、稻草及配料)均匀平铺于菇床上,菇房内通蒸汽,温度设定55℃,保持22h后降温到50℃,保持3天,温度降至20℃后,将菌种均匀洒到菇床上,关窗保湿约5天后长出菌丝,开窗透风30天后,用黄砂土覆盖,于覆土当天施药一次,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g/m2、稀释800倍兑水喷雾,约20天后成熟,采收第一批鸡腿菇备用。(2)鸡腿菇验收,取样检验验收,合格品率要求95%以上;检验培养获得鸡腿菇多菌灵农药残留量小于等于7ppb;(3)鸡腿菇清洗,取样在自来水流动槽中连续清洗鸡腿菇10min;(4)护色,将清洗后的鸡腿菇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4min;(5)热烫,在护色后的鸡腿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用菌覆土阶段,一次性按照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5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用菌覆土阶段,一次性按照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5g/m2-0.3g/m2稀释后兑水喷雾;待食用菌成熟后采收,将食用菌进行加工生产成各类食用菌产品,达到多菌灵农药残留量小于等于10ppb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菌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红欧阳全兴郑俊超王瑞龙陈泳许艺杰林娟叶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