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1881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供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步骤如下:用95%乙醇擦拭树体,在梧桐树主干上钻取输液孔输液,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0‑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树上,喷涂结束8‑10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0‑1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方法极为简单,处理成本低廉,预防处理过程中所用药剂对环境及树体均不具有危害性。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rot disease of Platanus orientali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supply for early rot Fatong processing method, the specific processing steps are as follows: wipe the tree with 95% ethanol, the infusion hole drilled in the tree trunk infusion, strong starch sulfate and 5% bo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15 1:10 ratio of mixing, high shear emulsification, spraying in the sycamore tree, the end of the 8 10 days after spraying, oxidized starch, lactic acid Streptococcus in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by 1:10 12 weight ratio of mixing, high shear emulsification, spraying in the sycamore tree, the processing method is very simple and low cost. The agent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the tree has no h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加工处理
,具体涉及供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法桐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该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成活,耐修剪,抗烟尘,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引起法桐腐烂病的病因主要为白腐菌和褐腐菌感染引起,病菌可从伤口或皮孔等入侵,当树势衰弱时,直接引发,主要危害主干、主枝,使法桐小苗树皮腐烂,初期发现后如不及时进行防治,对树体危害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步骤如下:(1)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2)通风处理结束后,在梧桐树主干80-100cm高度处钻取2-3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5.8cm,钻取倾斜角度为30-35°,输入氮含量8-10%、硫含量12-15%、硼含量为10-12%的液体肥,连续输入2-3次,每次输入量为30-35ml,每天输入一次;(3)输液7天后,人工将剥落树皮清理干净,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4)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0-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5)喷涂结束8-10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0-1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优选的,在梧桐树主干92cm高度处钻取2.4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3cm,钻取倾斜角度为32°;优选的,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优选的,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0.4的重量比混合均匀;优选的,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为乳酸链球菌素在pH值为3-3.5的水溶解得到的饱和液;优选的,各处理步骤进行时,避免在雨期进行;优选的,各步骤处理后,3-5天内注意避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极为简单,处理成本低廉,预防处理过程中所用药剂对环境及树体均不具有危害性,2013年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对阜阳颍州区文峰街道19株发生初期腐烂病的梧桐进行处理并作标记,当年观察处理后35-38天,病株发病处得以完全愈合并木质化,2014、2015年、2016年均对标记树木进行复测检查,未见重新发生腐烂病;2014年对颍东区新华街道上16株发生初期腐烂病的梧桐进行处理并作标记,当年观察处理后35-38天,病株发病处得以完全愈合并木质化,2015年、2016年均对标记树木进行复测检查,未见重新发生腐烂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步骤如下:(1)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2)通风处理结束后,在梧桐树主干80cm高度处钻取2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cm,钻取倾斜角度为30°,输入氮含量8%、硫含量12%、硼含量为10%的液体肥,连续输入2次,每次输入量为30ml,每天输入一次;(3)输液7天后,人工将剥落树皮清理干净,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4)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5)喷涂结束8-10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为乳酸链球菌素在pH值为3的水溶解得到的饱和液;各处理步骤进行时,避免在雨期进行;各步骤处理后,3-5天内注意避雨。实施例2: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步骤如下:(1)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2)通风处理结束后,在梧桐树主干100cm高度处钻取3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8cm,钻取倾斜角度为35°,输入氮含量10%、硫含量15%、硼含量为12%的液体肥,连续输入3次,每次输入量为35ml,每天输入一次;(3)输液7天后,人工将剥落树皮清理干净,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4)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5)喷涂结束10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为乳酸链球菌素在pH值为3.5的水溶解得到的饱和液;各处理步骤进行时,避免在雨期进行;各步骤处理后,3-5天内注意避雨。实施例3: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步骤如下:(1)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2)通风处理结束后,在梧桐树主干90cm高度处钻取2.5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3cm,钻取倾斜角度为32°,输入氮含量9%、硫含量13%、硼含量为11%的液体肥,连续输入2-3次,每次输入量为32ml,每天输入一次;(3)输液7天后,人工将剥落树皮清理干净,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4)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5)喷涂结束9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为乳酸链球菌素在pH值为3.2的水溶解得到的饱和液;各处理步骤进行时,避免在雨期进行;各步骤处理后,3-5天内注意避雨。以下结合具体实验室防褐腐菌处理试验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试验参考林业行业标准LY/T1283-1998“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毒性实验室试验方法”,以厚度为15cm的取自同一树体的10年生法桐木为试验材料,试验具体分为实验组1、对照组1、对照组2、空白对照组共6组;其中,实验组1用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得到的乳化液喷涂于法桐木材表面,喷涂结束9天后,再次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得到的乳化液喷涂于法桐木材表面;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为乳酸链球菌素在pH值为3.2的水溶解得到的饱和液;对照组1用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得到的乳化液喷涂于法桐木材表面;对照组2用乳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得到的乳化液喷涂于法桐木材表面;对照组3用猛杀得CC-P喷涂于法桐木材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2)通风处理结束后,在梧桐树主干80‑100cm高度处钻取2‑3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5.8cm,钻取倾斜角度为30‑35°,输入氮含量8‑10%、硫含量12‑15%、硼含量为10‑12%的液体肥,连续输入2‑3次,每次输入量为30‑35ml,每天输入一次;(3)输液7天后,人工将剥落树皮清理干净,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4)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0‑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5)喷涂结束8‑10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0‑1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法桐初期腐烂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2)通风处理结束后,在梧桐树主干80-100cm高度处钻取2-3mm的输液孔,钻取深度为5-5.8cm,钻取倾斜角度为30-35°,输入氮含量8-10%、硫含量12-15%、硼含量为10-12%的液体肥,连续输入2-3次,每次输入量为30-35ml,每天输入一次;(3)输液7天后,人工将剥落树皮清理干净,用95%乙醇擦拭树体,通风处理6-8小时;(4)将强淀粉硫酸酯与5%硼酸水溶液按1:10-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5)喷涂结束8-10天后,将氧化淀粉、乳酸链球菌素饱和水溶液按1:10-1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高速剪切乳化,喷涂于梧桐主干、中干、主枝、侧枝表层,每隔1天喷涂一次,连续喷涂3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朋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环宇柳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