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923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茶园周边及茶园行道上种植香樟树,茶树行间种植黑麦草;(2)杀幼虫,联结施肥,用碎饼粉掺入生物杀虫剂制成毒饵,开沟施入根际土中,诱杀蛴螬;(3)诱捕成虫,制作诱芯,将诱芯嵌在黄色粘虫板的中心空槽上,组成诱捕器诱捕;(4)冬季清除园间病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土壤地力,促进树势健壮,提高茶树的抗病力;生物防治,使用农药量大大减少,有效控制各种病害虫的虫口密度,提高茶叶品质。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ea tree worm

Control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a insec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lanted camphor trees in the tea garden and the surrounding Garden Lane, tea tree planting ryegrass; (2) to kill the larvae, connecting with fertilization, cake powder is mixed with biological insecticide made of bait, ditching applied in Rhizosphere soil. Trapping grub; (3) trapping adults, making baits, lures will block center empty slot in the yellow sticky board, composed of trapping; (4) the winter garden between leaf removal.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promote healthy trees to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tea; biological control, the use of pesticides is greatly reduced,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pest contro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的茶树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的茶树种植通常只是考虑如何提高茶叶的亩产产量,尽量加大每亩种植茶树的株数,但是每株茶树的生长空间小,茶叶生长受到限制,水肥供应很难达到平衡,茶园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茶叶品质难以保证。在绿色植物源农药应用方面,主要有除虫菊素、苦参碱、黎芦碱、印谏素和鱼藤酮等。相关研究表明,印谏树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拒食作用、内吸毒杀作用、羽化后的成虫也会出现后翅畸形现象;鱼藤根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拒食、触杀和毒杀作用,其中触杀作用很强。虽然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具有低毒、广谱、安全环保等特点,对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植物农药成本相对较高,对天敌也有一定杀伤作用。因此,除有机茶园应用外,普及度并不高。在物理诱杀技术应用方面,一般采用特定绿色或黄色粘虫板进行捕杀或利用引诱剂结合粘虫板的方法,这类方法虽比普通粘虫板引诱效果好,但总体来说,目前假眼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治手段,普遍存在持续稳定释放效果差,释放周期短,需频繁更换等一系列缺点。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茶树本身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来诱杀茶树害虫或者吸引天敌来间接防御害虫,充分挖掘生物防治的潜力,对科学有效的防治茶树害虫,实现茶园的绿色防控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茶园周边及茶园行道上种植香樟树,茶树行间种植黑麦草;(2)在幼虫尚未化蛹成虫未羽化出土之前,在茶丛下撒施2.0-3.0%亚胺硫磷粉剂,每丛80-120g,将土耙松,联结施肥,用碎饼粉掺入生物杀虫剂制成毒饵,开沟施入根际土中,诱杀蛴螬;(3)诱捕成虫,以正己烷为溶剂,将茶树挥发物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及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3g/mL~10-1g/mL的味源剂及氧化剂溶液,将各味源剂及氧化剂溶液按比例添加到硅橡胶载体上,待正己烷溶剂挥发后,制成诱芯,将诱芯嵌在黄色粘虫板的中心空槽上,组成诱捕器,诱捕器钉制在小竹竿上,插入茶树丛中;在5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始盛期进行诱捕,10日后再次诱捕叶蝉;(4)冬季清除园间病叶,减少越冬菌源、卵块,减轻次年病害发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黑麦草的播种量为1.5~2.0kg/亩。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生物杀虫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所制成:阿维菌素0.5-1份、番茄叶10-15份、天花粉5-15份、黄芪10-20份、除虫菊10-25份、地黄10-20份、大豆油60-100份、乳化剂0.1-0.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杀虫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所制成:阿维菌素0.75份、番茄叶12.5份、天花粉10份、黄芪15份、除虫菊17.5份、地黄25份、大豆油80份、乳化剂0.3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味源剂的各成分质量配比如下: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2,6-二叔丁基对甲酚=1~5.0∶10~20∶5~15∶5~15∶30~40∶5~15∶2~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味源剂各成分质量配比如下: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15∶10∶10∶35∶1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冬季采用波美0.5度以内的石硫合剂清园,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土壤地力,促进树势健壮,提高茶树的抗病力;生物防治,使用农药量大大减少,有效控制各种病害虫的虫口密度,提高茶叶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茶园周边及茶园行道上种植香樟树,茶树行间种植黑麦草,黑麦草的播种量为1.5~2.0kg/亩;通过选用樟树与墨西哥黑麦草进行套种,樟树的种植可以起到去除茶园病虫害的效果,降低茶叶病虫害的几率。由于在茶树之间的地面上种植草本植物墨西哥黑麦草,刈割后铺在茶行间或翻埋于茶园土壤中作为有机肥,既能保水保墒,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另外,各茶树之间通过樟树、墨西哥黑麦草的间隔,使每株茶树的生长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避免茶树大面积种植病虫害的风险,即使单株茶树出现病虫害也不易传染,便于控制,有利于茶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茶园良性生态系统的形成,进而使茶树处于优势的生态位。采用茶园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通过连续几年的黑麦草、茶树复合种植,茶园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大量形成,根系生长对土壤的挤压以及根系的分泌物、脱落物等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起到保持水土,促进有机质增加,改善土壤墒情效果。合理的施肥,提升茶园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能力,增加茶树根系微域营养的丰富度。从而改善土壤地力,促进树势健壮,提高茶树的抗病力。(2)在幼虫尚未化蛹成虫未羽化出土之前,在茶丛下撒施2.0-3.0%亚胺硫磷粉剂,每丛80-120g,将土耙松,联结施肥,用碎饼粉掺入生物杀虫剂制成毒饵,开沟施入根际土中,诱杀蛴螬;所述生物杀虫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所制成:阿维菌素0.5-1份、番茄叶10-15份、天花粉5-15份、黄芪10-20份、除虫菊10-25份、地黄10-20份、大豆油60-100份、乳化剂0.1-0.5份;所述生物杀虫剂优选重量份比例的组分为:阿维菌素0.75份、番茄叶12.5份、天花粉10份、黄芪15份、除虫菊17.5份、地黄25份、大豆油80份、乳化剂0.35份。(3)诱捕成虫,以正己烷为溶剂,将茶树挥发物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及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3g/mL~10-1g/mL的味源剂及氧化剂溶液,各成分质量配比如下,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2,6-二叔丁基对甲酚=1~5.0∶10~20∶5~15∶5~15∶30~40∶5~15∶2~10,将各味源剂及氧化剂溶液按比例添加到硅橡胶载体上,待正己烷溶剂挥发后,制成诱芯,将诱芯嵌在黄色粘虫板的中心空槽上,组成诱捕器,诱捕器钉制在小竹竿上,插入茶树丛中;在5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始盛期(成虫占总虫口45%)进行诱捕,10日后再次诱捕叶蝉,可有效地压低叶蝉密度,减免化学防治;各成分质量优选配比如下,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15∶10∶10∶35∶10∶6。(4)冬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茶园周边及茶园行道上种植香樟树,茶树行间种植黑麦草;(2)在幼虫尚未化蛹成虫未羽化出土之前,在茶丛下撒施2.0‑3.0%亚胺硫磷粉剂,每丛80‑120g,将土耙松,联结施肥,用碎饼粉掺入生物杀虫剂制成毒饵,开沟施入根际土中,诱杀蛴螬;(3)诱捕成虫,以正己烷为溶剂,将茶树挥发物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及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茶园周边及茶园行道上种植香樟树,茶树行间种植黑麦草;(2)在幼虫尚未化蛹成虫未羽化出土之前,在茶丛下撒施2.0-3.0%亚胺硫磷粉剂,每丛80-120g,将土耙松,联结施肥,用碎饼粉掺入生物杀虫剂制成毒饵,开沟施入根际土中,诱杀蛴螬;(3)诱捕成虫,以正己烷为溶剂,将茶树挥发物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3-己烯乙酸酯、香叶醇、芳樟醇、反-罗勒烯及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3g/mL~10-1g/mL的味源剂及氧化剂溶液,将各味源剂及氧化剂溶液按比例添加到硅橡胶载体上,待正己烷溶剂挥发后,制成诱芯,将诱芯嵌在黄色粘虫板的中心空槽上,组成诱捕器,诱捕器钉制在小竹竿上,插入茶树丛中;在5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始盛期进行诱捕,10日后再次诱捕叶蝉;(4)冬季清除园间病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黑麦草的播种量为1.5~2.0kg/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生物杀虫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所制成:阿维菌素0.5-1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持章韦锦坚李金婷廖春文陈杏陈远权农玉琴曾志云周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