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1669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本体,所述培养瓶本体的顶部套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轴杆,且轴杆设置在培养瓶本体的内腔,所述轴杆的外壁套接有搅拌叶,所述盖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酸料箱和碱料箱,所述酸料箱和碱料箱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插接有输液管,所述培养瓶本体的内腔设置有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的一侧内壁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插接有出料桶,该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结构简单,避免了清洗死角的存在,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它的生长不但受到地域和温度的影响,还极易受到病害,目前效果很好的是利用拮抗微生物来防治病害,一种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其它微生物的现象叫做微生物拮抗,传统的微生物液体发酵主要采用摇床及发酵罐方式培养,由于微生物种类众多,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溶解氧均不同,常规的摇床培养和发酵罐培养仅能控制某一特定培养条件,另外摇床培养很难实现在培养过程的监控,例如酸碱度和温度,并不能实时对关键参数进行调整,补料较难,发酵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罐的体积较大,耗费大量培养液,运行耗能较大,另外灭菌存在死角,大大降低实验和生产效率,且培养好的微生物需要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微生物很容易死亡,这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本体,所述培养瓶本体的顶部套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轴杆,且轴杆设置在培养瓶本体的内腔,所述轴杆的外壁套接有搅拌叶,所述盖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酸料箱和碱料箱,所述酸料箱和碱料箱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插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的出液端口设置在培养瓶本体的内腔,所述培养瓶本体的内腔设置有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的一侧内壁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插接有出料桶,所述出料桶的出料口插接在微生物存储箱的内腔,所述微生物存储箱的底部设置有称重台,所述微生物存储箱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所述称重台上开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称重台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在重量传感器的顶端,所述温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电磁阀和加热套筒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控制装置设置在培养瓶本体的侧壁。优选的,所述出料桶的内腔设置有螺旋输液叶片。优选的,所述搅拌叶最少为相同的三组,且每组搅拌叶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滑块为两组相同的T型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结构简单,避免了清洗死角的存在,操作方便,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搅拌电机和加热套筒,对培养瓶本体内的培养液进行搅拌和加热,温度传感器实时控制加热套筒内腔中的温度,以适应微生物的培养,酸碱度传感器通过控制酸料箱和碱料箱内中的电磁阀,可以及时对培养瓶本体内的培养液补充酸料和碱料,出料桶的出料口插接在微生物存储箱的内腔,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微生物死亡,且称重台底部通过弹簧连接的重量传感器可以及时的对微生物存储箱内微生物进行重量计数,便于数据的存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微生物存储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称重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瓶本体、2盖体、3搅拌电机、4微生物存储箱、41滑块、5称重台、51滑槽、52弹簧、53重量传感器、6轴杆、7搅拌叶、8酸料箱、9碱料箱、10电磁阀、11输液管、12加热套筒、13温度传感器、14酸碱度传感器、15隔板、16出料桶、17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本体1,培养瓶本体1的顶部套接有盖体2,盖体2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轴杆6,且轴杆6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轴杆6的外壁套接有搅拌叶7,搅拌叶7最少为相同的三组,且每组搅拌叶7上均匀开设有通孔,盖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酸料箱8和碱料箱9,酸料箱8和碱料箱9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磁阀10,电磁阀10的底部插接有输液管11,且输液管11的出液端口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加热套筒12,加热套筒12的一侧内壁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和酸碱度传感器14,实时控制加热套筒12内腔中的温度,以适应微生物的培养,及时对培养瓶本体1内的培养液补充酸料和碱料,加热套筒12的底部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的底部插接有出料桶16,出料桶16的内腔设置有螺旋输液叶片,出料桶16的出料口插接在微生物存储箱4的内腔,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微生物死亡,微生物存储箱4的底部设置有称重台5,微生物存储箱4的底部固定有滑块41,滑块41为两组相同的T型滑块,称重台5上开有与滑块41相配合的滑槽51,称重台5的底部固定有弹簧52,弹簧52的底端固定在重量传感器53的顶端,温度传感器13、酸碱度传感器14、电磁阀10和加热套筒12均与控制装置17电性连接,且控制装置17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侧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本体(1),所述培养瓶本体(1)的顶部套接有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轴杆(6),且轴杆(6)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所述轴杆(6)的外壁套接有搅拌叶(7),所述盖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酸料箱(8)和碱料箱(9),所述酸料箱(8)和碱料箱(9)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的底部插接有输液管(11),且输液管(11)的出液端口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所述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加热套筒(12),所述加热套筒(12)的一侧内壁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和酸碱度传感器(14),所述加热套筒(12)的底部设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底部插接有出料桶(16),所述出料桶(16)的出料口插接在微生物存储箱(4)的内腔,所述微生物存储箱(4)的底部设置有称重台(5),所述微生物存储箱(4)的底部固定有滑块(41),所述称重台(5)上开有与滑块(41)相配合的滑槽(51),所述称重台(5)的底部固定有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底端固定在重量传感器(53)的顶端,所述温度传感器(13)、酸碱度传感器(14)、电磁阀(10)和加热套筒(12)均与控制装置(17)电性连接,且控制装置(17)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茶树病害用拮抗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瓶本体(1),所述
培养瓶本体(1)的顶部套接有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顶部
设置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轴杆(6),且
轴杆(6)设置在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所述轴杆(6)的外壁套接有搅拌叶
(7),所述盖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酸料箱(8)和碱料箱(9),
所述酸料箱(8)和碱料箱(9)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
(10)的底部插接有输液管(11),且输液管(11)的出液端口设置在培养瓶本
体(1)的内腔,所述培养瓶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加热套筒(12),所述加热
套筒(12)的一侧内壁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和酸碱度传感器
(14),所述加热套筒(12)的底部设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底部
插接有出料桶(16),所述出料桶(16)的出料口插接在微生物存储箱(4)的
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君刘秋员智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