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1757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成注液装置,其包括化成机构和补液机构。电池包括两个极柱和一个注液孔。化成机构包括:两个导电电极,电连接于两个极柱;缓冲罐,经由注液孔连通于电池的内部并受控连通真空发生器;以及化成系统,电连接于两个导电电极并在电池的内部处于真空环境中时对电池进行化成。补液机构在电池化成后经由缓冲罐向电池中补入电解液,以补充电池在化成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解液,从而避免了电池的内部因电解液不足而造成的电池的循环性能不达标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成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化成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大气污染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环保的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尤其是近年来动力电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如铝壳电池)在干燥后,其制造工序一般是:一次注液、高温静置1、负压化成、高温静置2、二次注液。其中,负压化成和二次注液分开操作,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生产效率。这里,向锂离子电池注入一定的电解液,是为了使其作为离子传输的载体,为离子提供导电的环境,而化成的目的是使活性物质转化成具有电化学作用的物质和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对于铝壳电池的化成,2010年8月25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CN101290974B公开了一种电池抽真空封口方法及抽真空装置,其在电池注液嘴上接真空管、干燥管和可使气液分离的中间缓冲灌,利用真空管将电池化成产生的气体抽走,抽出的电解液留在气液分离的中间缓冲灌中,化成完毕后,电解液流回电池内,进行封口,从而能有效实现有害气体的去除,并且保证了电解液的容量。但是电池化成前只进行一次注液,需要的注液时间较长,并且化成后直接封口,化成所消耗的电解液没有得到补充,会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化成注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成注液装置,包括对电池(A)进行化成的化成机构(1),电池(A)包括两个极柱(A1)和一个注液孔(A2),化成机构(1)包括:两个导电电极(11),电连接于两个极柱(A1);缓冲罐(12),经由注液孔(A2)连通于电池(A)的内部并受控连通真空发生器;以及化成系统,电连接于两个导电电极(11)并在电池(A)的内部处于真空环境中时对电池(A)进行化成;其特征在于,化成注液装置还包括:补液机构(2),在电池(A)化成后经由缓冲罐(12)向电池(A)中补入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成注液装置,包括对电池(A)进行化成的化成机构(1),电池(A)包括两个极柱(A1)和一个注液孔(A2),化成机构(1)包括:两个导电电极(11),电连接于两个极柱(A1);缓冲罐(12),经由注液孔(A2)连通于电池(A)的内部并受控连通真空发生器;以及化成系统,电连接于两个导电电极(11)并在电池(A)的内部处于真空环境中时对电池(A)进行化成;其特征在于,化成注液装置还包括:补液机构(2),在电池(A)化成后经由缓冲罐(12)向电池(A)中补入电解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化成机构(1)还包括:密封胶塞(13),设置在缓冲罐(12)与注液孔(A2)之间并连通缓冲罐(12)与注液孔(A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12)与真空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V1)以使缓冲罐(12)受控连通真空发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液机构(2)包括:补液杯(21),受控连通缓冲罐(12);以及补液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军邓金雁秦猛范艳煌孔攀曾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