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共振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456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共振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间隔板间隔形成的共振腔和扩张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共振腔且连通所述扩张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与所述共振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共振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扩张腔;内插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扩张腔,所述内插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置方向一致。该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好,能够实现对发动进气系统的宽频消声。

Multi cavity resonance silen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cavity resonance muffl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resonant cavity expansion chamber and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is formed by the partition interval;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cavity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expansion chamber from one end of the casing, a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on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resonant cavity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tube resonance with the cavity;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shell of the expansion chamber; inner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and positioned in the expansion chamber. Set the direction of the inner tub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set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line. The silencer has good noise elimination effect and can realize wide frequency noise elimination of the starting air intak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共振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噪声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消声器,以控制发动机进气口的噪声。
技术介绍
拖拉机发动后,客户最先感受到的是该车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拖拉机的耳旁噪声是拖拉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在耳旁噪声的声学贡献量较大,而且噪声的大小和声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用户对车辆的第一主观印象。目前拖拉机进气系统不自带专门的消声设备。进气系统为简单的进气罩、进气管道和空滤器,没有专门的消声设备。虽然空滤器是一个扩张腔,但由于没有优化尺寸且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很不明显。拖拉机的进气口的低频噪声声品质差,不用上车便令人产生烦躁的感觉。发动机的进气噪声大,语言清晰度低,容易产生视听疲劳,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腔共振消声器,该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好,能够实现对发动进气系统的宽频消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腔共振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间隔板间隔形成共振腔和扩张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共振腔且连通所述扩张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与所述共振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共振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扩张腔;内插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扩张腔,所述内插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置方向一致。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内插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体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共振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共振腔之间设有共振腔隔板,所述第一连接管顺序穿过各所述共振腔且连通所述扩张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与各所述共振腔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所述通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扩张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扩张腔之间设有扩张腔隔板,所述内插管固定设于所述扩张腔隔板上,所述内插管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扩张腔内。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管从所述壳体的端部插入到一个所述扩张腔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由于壳体内设有共振腔和扩张腔,第一连接管与发动机进气管道及共振腔相连。当声波频率与共振腔的共振频率接近时,空气在第一连接管壁面上不断振动摩擦,在粘滞阻尼和导热的作用下,不断消耗声波能量,达到消声目的。当声波从第一连接管进入扩张腔后,由于声道横断面积的扩张、收缩引起声波的反射与干涉达到消声的目的。由于扩张腔内设有内插管结构,声波被扩张腔的内壁反射到内插管,某些频率的声波与内插管中同样频率的声波由于相位相反而相互抵消,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共振腔、扩张腔以及内插管结构结合,实现宽频消音。由于共振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共振腔之间设有共振腔隔板,第一连接管顺序穿过各共振腔且连通扩张腔,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与各共振腔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多个共振腔的体积不同,可以产生多个共振频率,实现对多个频率的噪声进行消声。由于扩张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扩张腔之间设有扩张腔隔板,内插管固定设于扩张腔隔板上,内插管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扩张腔内,多个扩张腔以及多个内插管结构可提升消声效果。由于第二连接管从壳体的端部插入到一个扩张腔内部,可进一步提高消声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壳体,101-共振腔,102-扩张腔,103-间隔板,2-第一连接管,21-通孔,3-第二连接管,4-内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多腔共振消声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间隔板103,间隔板103将壳体1的内腔间隔成共振腔101和扩张腔102。第一连接管2从壳体1一端穿过共振腔101且连通扩张腔102,第一连接管2的侧壁上与共振腔10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连通第一连接管2与共振腔101。第二连接管3从壳体1的另一端连通扩张腔102。本实施例内插管4与第二连接管3一体设置,内插管4插入到扩张腔102内部,内插管4与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3的布置方向保持一致。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共振腔101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共振腔101之间设有共振腔隔板,第一连接管2顺序穿过各共振腔101且连通扩张腔102,第一连接管2的侧壁上与各共振腔101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组通孔21,每组通孔21连通一个共振腔101与第一连接管2。本实施例设有多个共振腔101,多个共振腔101的体积不同,可以产生多个共振频率,实现对多个频率的噪声进行消声。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扩张腔10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扩张腔102之间设有扩张腔隔板。本实施例中,内插管4与第二连接管3分体设置。内插管4的数目与扩张腔102隔板的数目相对应,内插管4固定设于扩张腔隔板上,连接管分为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2穿过共振腔101连通扩张腔102,第一连接管2上设有通孔21,第二连接管3从壳体1的另一端连通一个扩张腔102。本实施例设有多个扩张腔102,多个扩张腔102以及多个内插管4结构可提升消声效果。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共振腔101和扩张腔102分别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连接管3从壳体1的一端连通一个扩张腔102。为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第二连接管3可插入到扩张腔102内部。多个共振腔101结合多个扩张腔102使本实施例的消声效果更为明显。为了降低拖拉机的整车噪声,提高声品质,本技术对进气噪声进行了特征分析,并针对该频率成分的噪声特征通过理论、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设计了复合式消声器并通过优化孔径、腔体体积、扩张比和整体结构形式优化了传递损失。将本技术的进气消声装置插入到拖拉机进气系统中,并采用一体化的设计,在几乎没有功率损失的前提下,能够大幅降低进气系统的气流噪声和结构辐射噪声,从而提高了拖拉机的整车噪声性能。本技术的多腔共振消声器针对低频噪声进行专门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进气轰轰声,使整车声品质显著提高。同时,消声器的加入还明显降低了进气系统的结构振动,能够明显提高进气系统的振动疲劳寿命。本技术的进气消声装置创意新颖,可行性高,安装方便,工艺性好,能够明显提升整车NVH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腔共振消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腔共振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间隔板间隔形成共振腔和扩张腔;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共振腔且连通所述扩张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与所述共振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共振腔;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扩张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插管,所述内插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扩张腔,所述内插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置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共振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间隔板间隔形成共振腔和扩张腔;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共振腔且连通所述扩张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与所述共振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共振腔;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扩张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插管,所述内插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扩张腔,所述内插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置方向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共振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体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共振消声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峻张宗振李晓飞王明阳张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