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87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0:33
燃料供给装置(1)具有:泵单元(4),其具有燃料泵(41),该燃料泵(41)具有以旋转轴线(R)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体(41a);以及负载承受部(11a),其用于承受泵单元(4)的负载。设有以相对于负载承受部(11a)悬吊泵单元(4)的方式连接负载承受部(11a)和泵单元(4)的连接部(12a)。连接部(12a)配置为,横穿与燃料泵(41)的旋转体(41a)的旋转轴线(R)正交且通过泵单元(4)的重心(G)的假想面(S)。

Fuel supply device

The fuel supply device (1) having a pump unit (4), which has a fuel pump (41), the fuel pump (41)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R) as the center of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body (41a); and the load bearing part (11a), which is used to bear the load of the pump unit (4). A connection portion (12a) is provided to connect the load bearing unit (11a) and the pump unit (4) in a manner relative to the load bearing section (11a) and the suspension pump unit (4). The connecting portion (12a) is configured to cross the imaginary plane (S) of the rotating axis (R) of the rotating body (41a) of the fuel pump (41) and orthogonal to the gravity center (G) of the pump unit (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用于将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燃料箱内的燃料向内燃机供给。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所使用的燃料泵的保持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使用燃料供给装置向内燃机供给燃料、将燃料供给装置安装于燃料箱的做法。在日本特开2008—88814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由装备在燃料供给装置上的燃料泵引起的振动衰减的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抑制因燃料箱振动而产生声音等。在该技术中设有抵接部,该抵接部能够将用于支承外壳的支承部的变形量限制为预定量,该外壳用于收容泵。利用该结构,能够抑制由冲击力引起的破损并使燃料泵的振动衰减。但是,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也还存在改良的余地。例如,在上述公报中,并没有进行考虑到泵单元的动作方式和振动的传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注意到了这一点:因燃料泵的运转而产生的泵单元的动作并不是整体地振动这样的动作,而是进行两端以泵单元的重心附近为中心地画圆这样的动作(参照图12)。并且,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根据支承泵单元的位置,承受泵单元的负载的部位的振幅会产生差异。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到泵单元的动作而想到通过以悬吊的方式支承泵单元,能够抑制向燃料箱等传递的振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燃料供给装置包括:泵单元,其具备燃料泵,该燃料泵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体;以及负载承受部,其用于承受泵单元的负载。设有以相对于负载承受部悬吊泵单元的方式连接负载承受部和泵单元的连接部。连接部配置为,横穿与燃料泵的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正交并且通过泵单元的重心的假想面。在燃料泵运转而泵单元振动时,振动振幅(振动距离)在泵单元的重心附近变得较小。利用位于该重心的附近的连结部将泵单元悬吊于负载承受部。因而,从泵单元传递到负载承受部的振动较小。此外,由于泵单元是悬吊于负载承受部的结构,因此,不必提高连接部的刚性,能够提高连接部的结构的自由度。根据另一个技术方案,负载承受部能够由弹性材料构成。因而,通过负载承受部发生弹性变形,能够吸收来自泵单元的振动。由此,能够抑制振动从泵单元向燃料箱等传递。根据另一个技术方案,负载承受部能够设为侧视呈弧形形状。因而,负载承受部能够成为易于支承泵单元的负载的结构。此外,负载承受部易于沿着燃料泵的外形设置。因此,能够利用负载承受部抑制在燃料供给装置产生凹凸。这样,能够抑制在将燃料供给装置从设置于燃料箱的开口部插入时负载承受部成为障碍。根据另一个技术方案,负载承受部能够具有字母S形的部位。因而,与不具有字母S形的部位的方式相比,负载承受部变长,能够使振动的传递路径比较长。因此,能够抑制振动经由负载承受部向燃料箱等传递。此外,负载承受部利用字母S形的部位而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结构。由此,能够使从泵单元向燃料箱传递的振动有效地衰减。根据另一个技术方案,负载承受部的两端能够利用凸部插入到凹部的连接构造卡定于基座部。因而,凹部和凸部利用形成于它们之间的间隙易于晃动,利用该晃动能够使来自泵单元的振动衰减。附图说明图1是燃料供给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将燃料供给装置安装于燃料箱的状态下的燃料箱的剖视图以及燃料供给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燃料供给装置的负载承受部周围的俯视图。图4是燃料供给装置的基座部周围的分解主视图。图5是燃料供给装置的基座部周围的分解右视图。图6是将图4所示的部件组合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7是将图5所示的部件组合后的状态的右视图。图8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壳体周围的示意性主视图。图9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的负载承受部周围的俯视图。图10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壳体周围的示意性主视图。图11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单元周围的右视图。图12是表示燃料泵内的旋转体旋转时的燃料泵的动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适当地利用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等方向而言,将图1等所示的附图标记X规定为前方,将附图标记Y规定为左方,将附图标记Z规定为上方。例如,通常是燃料供给装置1的盖部3位于上侧,泵单元4位于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以燃料供给装置1如图2所示那样安装于燃料箱9的状态为前提地提及方向。本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1搭载于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中也尤其搭载于车辆。燃料供给装置1安装于在比车辆的地板面靠下方的位置配置的燃料箱9,该燃料供给装置1被用于将燃料箱9内的液体燃料向未图示的内燃机输送。如图1、图2所示,燃料供给装置1具备:盖部3,其安装于在燃料箱9的上表面部91设置的开口部92;以及泵单元4,其具有用于将燃料箱9内的燃料向外部输送的燃料泵41。并且,燃料供给装置1还具备:基座部5,其能够与燃料箱9的底面部93抵接;以及连结部6,其用于将盖部3和基座部5连结。通过将盖部3安装于燃料箱9的开口部92,能够封闭燃料箱9的开口部92,并且能够将基座部5沿着燃料箱9的底面部93设置(参照图2)。如图1、图2所示,盖部3具有覆盖燃料箱9的开口部92的安装板部31。在大致圆盘形状的安装板部31上设有喷出口33,该喷出口33用于将从泵单元4输送来的燃料向燃料箱9外引导。在安装板部31上装备有用于连接电布线的电连接器35。开口部92通常为圆形,安装板部31是与开口部92的形状相对应的在俯视时大致圆形。在开口部92上作为密封材料安装有O形密封圈等树脂制的环(未图示),从而抑制在燃料箱9和盖部3之间产生间隙。如图1、图2所示,连结部6构成为能够伸缩。连结部6具备安装于盖部3的棒构件61和能够沿着棒构件61移动的接合部63。棒构件61以与安装板部31扩展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在接合部63和盖部3之间具备弹簧(未图示)作为能够发挥弹性力的构件。弹簧能够在盖部3和泵单元4比预定的间隔更接近时以使盖部3和泵单元4分开的方式施力。因而,在从泵单元4的底面与燃料箱9的底面部93接触的状态起、进一步使盖部3以接近燃料箱9的底面部93的方式移动的期间里,弹簧收缩。若维持该弹簧收缩的状态,则能够维持泵单元4被持续按压于燃料箱9的底面部93的状态。如图1、图2所示,在盖部3的下方具备泵单元4。泵单元4具备用于输送燃料的燃料泵41、用于覆盖燃料泵41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泵壳体43、压力调整阀46以及压力调整阀用外壳45。泵单元4以燃料泵41为中心地由不能相对于燃料泵41移动的部位构成。在泵单元4上连接有具有图4、图5所示的过滤材料73的过滤构件7。并且,在泵单元4上还连接有图1、图2所示的能够相对于燃料泵41移动的软管81。该过滤构件7和软管81不包含于泵单元4。如图1、图2所示,泵单元4位于基座部5的上方。基座部5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基座部5的一侧面与燃料箱9的底面部93相对地配置。基座部5有时也被称作燃料贮存部、副箱等。基座部5通过将位于燃料泵41的正下方的上基座51和与燃料箱9的底面部93接触的下基座52组装起来而构成。如图4、图5所示,上基座51和下基座52以使过滤材料73位于该两者之间的方式组装。如图3~图5所示,在泵单元4具备抽吸口43a,过滤构件7所具备的连接部71和抽吸口43a相连接。由此,通过了过滤构件7后的燃料被燃料泵41抽吸。连接部71贯穿于上基座51的开口部55,配置为不与开口部55接触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中,该燃料供给装置具有:泵单元,其具有燃料泵,该燃料泵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体;负载承受部,其用于承受所述泵单元的负载;以及连接部,其以相对于所述负载承受部悬吊所述泵单元的方式连接所述负载承受部和所述泵单元,并且配置为,横穿与所述燃料泵的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正交且通过所述泵单元的重心的假想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4 JP 2014-2240921.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中,该燃料供给装置具有:泵单元,其具有燃料泵,该燃料泵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体;负载承受部,其用于承受所述泵单元的负载;以及连接部,其以相对于所述负载承受部悬吊所述泵单元的方式连接所述负载承受部和所述泵单元,并且配置为,横穿与所述燃料泵的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羽建介吉田耕史臼井贵之村越勇一神尾好辉
申请(专利权)人: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