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84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09:22
燃料供给装置具备副箱(20)、泵单元(40)、喷射泵(50)以及连接泵单元与喷射泵的连接构造(60)。连接构造具有:筒状的引导部(444),设置于泵单元,向轴向的副箱的底部(20a)侧引导加压燃料;筒状的加压部(500),设置于喷射泵,相对于引导部从副箱的底部侧能够沿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缓冲部件(600),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在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密封部件(602),具有比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kh),将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沿径向密封。

Fuel supply device

The fuel supply device has a secondary box (20), a pump unit (40), a jet pump (50), and a connecting structure (60) connecting the pump unit and the jet pump.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guide portion (444), set in the pump unit to the auxiliary box at the bottom of the axial (20a) side guide pressurized fuel; Department of pressure cylinder (500), arranged on the jet pump, guide from the bottom side side box can slide axially fitted with respect to pressure from the guide to the fuel pressure; buffer unit (600), with a low spring constant regulations (KL), in the guiding part and the pressing part between the axial collision mitigation; and a sealing member (602), with a high ratio of high spring constant buffer unit (KH), between the guide portion and pressure along the radial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2014年11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26226号为基础,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申请涉及在车辆中将油箱内的燃料向油箱外的内燃机侧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众所周知有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在油箱内所保持的副箱内收纳泵单元,利用该泵单元对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向内燃机侧排出。作为这样设置的燃料供给装置的一种,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中,在副箱的底部上设置喷射泵,通过喷出从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将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副箱内抽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776599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燃料供给装置中,泵单元和喷射泵被紧密地固定。因此,在伴随车辆的运行而产生的振幅较大的碰撞施加到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时,在泵单元直接地承受该碰撞,从而可能会导致故障。另外,在伴随泵单元的燃料供给动作而产生的振幅较小的振动朝向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直接传播时,保持副箱的油箱、进而车辆的构成要素可能振动而导致噪音。本公开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产生故障以及噪音的燃料供给装置。在本公开申请的第一方式中,燃料供给装置在车辆中将油箱内的燃料向上述油箱外的内燃机侧供给,具备:副箱,被保持在上述油箱内;泵单元,被收纳在上述副箱内,对上述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朝向上述内燃机侧排出;喷射泵,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底部上,通过从上述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的喷出,将上述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上述副箱内抽吸;以及连接构造,将上述泵单元与上述喷射泵连接,上述连接构造具有:筒状的引导部,设置于上述泵单元,向轴向的上述底部侧引导加压燃料;筒状的加压部,设置于上述喷射泵,相对于上述引导部能够从上述底部侧沿着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上述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缓冲部件,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密封部件,具有比上述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在径向上将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密封。在该燃料供给装置中将泵单元与喷射泵连接的连接构造中,喷射泵的加压部相对泵单元的引导部从副箱底部侧沿轴向能够滑动地嵌合。在这样的引导部与加压部的嵌合构成下,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的缓冲部件在上述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因此,即使伴随车辆的运行而产生的较大振幅的碰撞施加到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该碰撞在从副箱底部侧传播到加压部时,也能够通过低弹簧常数的缓冲部件得到缓和。由此,在难以直接承受来自外部的碰撞的泵单元中,能够抑制故障的产生。而且,根据该燃料供给装置,在引导部与加压部的嵌合构成下,具有比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的密封部件在径向上将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密封。由此,通过在从引导部朝向加压部的引导路线上利用能够限制燃料泄漏的高弹簧常数的密封部件,能够使伴随泵单元的燃料供给动作而产生的较小的振幅的振动在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衰减。因此,来自泵单元的振动变得难以直接传播到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因此还能够抑制由于保持副箱的油箱的振动及车辆构成要素的振动而产生噪音的状况。另外,在本公开申请的第二方式中,加压部被插入到引导部的内周侧,在加压部上形成有从轴向的底部侧将与引导部之间的密封部件卡止的轴肩面。在该公开申请中被插入到引导部的内周侧的加压部中,通过轴肩面,将与引导部之间的密封部件从轴向的副箱底部侧卡止。因此,根据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的密封部件,不仅能够发挥密封功能,还能够稳定地发挥振动衰减功能,因此能够确保抑制噪音产生的效果的可靠性。而且,密封部件对向引导部与其内周侧的加压部之间浸入的加压燃料发挥密封功能,因此通过该加压燃料,轴肩面经由密封部件被朝向副箱底部侧按压。由此,喷射泵能够被向副箱底部按压并定位,因此还能够确保燃料抽吸功能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关于本公开申请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边参照附图边利用下述详细的记述,变得更明确。其附图是: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图,是图3的I-I线剖视图。图2是图3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放大表示图2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图,是图9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9的VIII-VIII线剖视图。图9是图7的IX-IX线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7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存在对各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构成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该构成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在此之前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不仅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示出的构成的组合,尤其是对组合没有产生障碍时,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对多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彼此进行部分地组合。(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公开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1在车辆中搭载于油箱2。燃料供给装置1将油箱2内的燃料向内燃机3的燃料喷射阀直接地供给或者经由高压泵等间接地供给。在此,燃料供给装置1被搭载的油箱2利用树脂或者金属形成中空状来贮存向内燃机3侧供给的燃料。另外,作为从燃料供给装置1供给燃料的内燃机3,可以是汽油引擎,也可以是柴油引擎。另外,图1、2所示的燃料供给装置1的上下方向与水平面上的车辆的上下方向实质一致。以下,对燃料供给装置1的构成以及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燃料供给装置1具备凸缘10、副箱20、调整机构30、泵单元40以及喷射泵50。如图1所示,凸缘10利用树脂形成为圆板状,被装配于油箱2的顶板部2a。凸缘10通过在与顶板部2a之间夹入衬垫10a,将形成于顶板部2a的贯通孔2b闭塞。凸缘10一体地具有燃料供给管12以及电连接器14。燃料供给管12从凸缘10朝向上方以及下方的两侧突出。燃料供给管12经由弯曲自如的挠性管12a与泵单元40连通。这样连通形态的燃料供给管12将利用泵单元40中的燃料泵42从油箱2内加压输送的燃料向油箱2外的内燃机3侧供给。电连接器14也从凸缘10朝向上方以及下方的两侧突出。电连接器14相对外部的控制电路(没有图示)连接燃料泵42。在这样的电连接形态下,燃料泵42通过控制电路被控制。如图1、2、4所示,副箱20利用树脂形成为有底圆筒状,被保持于油箱2内。副箱20的底部20a设置于油箱2的底部2c上。在此如图2所示,底部20a中的朝向上方凹陷的凹底部20b在与底部2c之间确保流入空间22。进而在凹底部20b形成有流入口24。流入口24经由流入空间22与油箱2内连通。这样的连通形态的流入口24使利用泵单元40中的喷射泵50从油箱2内抽吸的燃料朝向副箱20内流入。这样,从流入口24流入的燃料被贮存于副箱20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凹底部20b上设有伞阀27,以便在来自后文详细叙述的喷射泵50的负压发挥作用时对流入口24进行开阀。如图1所示,调整机构30由保持部件32、一对支柱34以及调整弹簧36等构成,被收纳于油箱2内。保持部件32由树脂形成,从副箱20内向副箱20外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供给装置(1),在车辆中将油箱(2)内的燃料向上述油箱外的内燃机(3)侧供给,具备:副箱(20),被保持在上述油箱内;泵单元(40),被收纳在上述副箱内,对上述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朝向上述内燃机侧排出;喷射泵(50),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底部(20a)上,通过从上述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的喷出,将上述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上述副箱内抽吸;以及连接构造(60),将上述泵单元与上述喷射泵连接,上述连接构造具有:筒状的引导部(444),设置于上述泵单元,向轴向的上述底部侧引导加压燃料;筒状的加压部(500),设置于上述喷射泵,相对于上述引导部能够从上述底部侧沿着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上述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缓冲部件(600),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密封部件(602),具有比上述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kh),在径向上将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6 JP 2014-2262261.一种燃料供给装置(1),在车辆中将油箱(2)内的燃料向上述油箱外的内燃机(3)侧供给,具备:副箱(20),被保持在上述油箱内;泵单元(40),被收纳在上述副箱内,对上述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朝向上述内燃机侧排出;喷射泵(50),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底部(20a)上,通过从上述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的喷出,将上述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上述副箱内抽吸;以及连接构造(60),将上述泵单元与上述喷射泵连接,上述连接构造具有:筒状的引导部(444),设置于上述泵单元,向轴向的上述底部侧引导加压燃料;筒状的加压部(500),设置于上述喷射泵,相对于上述引导部能够从上述底部侧沿着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上述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缓冲部件(600),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密封部件(602),具有比上述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kh),在径向上将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英人大桥正治冈园哲郎大木浩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京三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