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5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该电路包括:开关支路、第一匹配支路和第二匹配支路;所述开关支路,用于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接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或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天线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开关支路采用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用于将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一工作频率;所述第二匹配支路,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二工作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由单刀单掷开关的组成的开关支路实现了匹配支路的接入控制,从而简化了电路结构,节省PCB空间,引入损耗小,成本低,且所述开关支路的控制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应用而生,尤其是蓝牙/WIFI产品。在蓝牙/WIFI产品中,天线常与结构外壳共形。这样,就要求与天线共形的结构外壳需要满足可折叠或移动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例如:既可以头戴又可以夹在衣服上的蓝牙耳机。这样就要求天线可以在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都可以达到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过程中的阻抗匹配。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利用单刀双路开关实现天线工作频率的切换,该电路匹配电路元件较多,占用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空间较大,且两个射频开关工作在串联电路中,会引入较大的损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刀双路开关实现天线工作频率的切换电路中匹配电路元件较多,占用PCB空间较大,且两个射频开关工作在串联电路中,会引入较大的损耗,成本较高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该电路包括:开关支路、第一匹配支路和第二匹配支路;所述开关支路,用于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接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或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天线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开关支路采用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用于将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一工作频率;所述第二匹配支路,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二工作频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这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通过由单刀单掷开关的组成的开关支路实现了匹配支路的接入控制。由于本技术电路结构设计简单,从而占有PCB空间较小,成本低,且由于本技术的开关采用并联连接接入电路中,从而使得开关支路的引入损耗较小,且所述开关支路的控制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整体电路的控制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Γ型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型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蓝牙/WIFI产品在打开工作状态下产品形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蓝牙/WIFI产品在折叠工作状态下产品形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中第一匹配支路202一种电路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中第一匹配支路202另一种电路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中第一匹配支路202再一种电路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中第一匹配支路202再一种电路示意图;1、天线;2、可折叠外壳;3、底壳。具体实施方式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在现有技术中的实现电路中通常需要满足可折叠或者移动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然而现有技术中利用单刀双路开关实现天线工作频率的切换,该电路匹配电路元件较多,占用PCB空间较大,且两个射频开关工作在串联电路中,会引入较大的损耗,成本较高。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是:针对现有的利用单刀双路开关实现天线工作频率的切换,该电路匹配电路元件较多,占用PCB空间较大,且两个射频开关工作在串联电路中,会引入较大的损耗,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直接通过由单刀单掷开关的组成的开关支路实现了匹配支路的接入控制。由于本技术电路结构设计简单,从而占有PCB空间较小,成本低,且由于本技术的开关采用并联连接接入电路中,从而使得开关支路的引入损耗较小,且所述开关支路的控制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整体电路的控制难度。实施例一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20包括:开关支路201、第一匹配支路202和第二匹配支路203;所述开关支路201,用于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接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202或所述第二匹配电路203;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天线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开关支路采用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202,用于将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一工作频率;所述第二匹配支路203,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二工作频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这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通过由单刀单掷开关的组成的开关支路实现了匹配支路的接入控制。由于本技术电路结构设计简单,从而占有PCB空间较小,成本低,且由于本技术的开关采用并联连接接入电路中,从而使得开关支路的引入损耗较小,且所述开关支路的控制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整体电路的控制难度。实施例二如图4为Γ型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和图5为型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所述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包括:开关支路201、第一匹配支路202和第二匹配支路203;所述开关支路包括: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所述第一匹配支路202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接所述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二开关K2连接端;或者,所述第一匹配支路202如图9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接所述第二电感L2、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二开关K2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感L2另一端接地。或者,所述第一匹配支路202如图10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三电容C3和第三电感L3;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接所述第三电感L3、所述第二开关K2和所述天线连接端;所述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或者,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如图11所示可以包括:第四电容C4和第四电感L4;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接所述第四电感L4、所述第二开关K2和所述天线连接端;所述第四电容C4接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所述第四电感L4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匹配支路可以包括: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接地。或者,所述第二匹配支路还可以包括:第七电容和第五电感;所述第七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感一端接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电感另一端接地。或者,所述第二匹配支路还可以包括:第六电感和第八电容;所述第六电感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六电感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八电容另一端接地。或者,所述第二匹配支路还可以包括:第七电感和第八电感;所述第七电感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七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开关支路、第一匹配支路和第二匹配支路;所述开关支路,用于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接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或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天线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开关支路采用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用于将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一工作频率;所述第二匹配支路,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二工作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双工作频率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开关支路、第一匹配支路和第二匹配支路;所述开关支路,用于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接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或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天线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开关支路采用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用于将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一工作频率;所述第二匹配支路,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切换在第二工作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一端接射频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匹配电路连接端,另一端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开关一端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匹配电路连接端,另一端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端;或者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三电感、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天线连接端;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感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或者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容一端接所述第四电感、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天线连接端;所述第四电容接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端;所述第四电感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支路包括: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龙李德华杨可刘靖扬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