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立专利>正文

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42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8:04
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拔除锚杆(索)中出现套管无法全程跟进及钻进过程中钻头损伤锚杆(索)体的问题;包括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钻头前端设有喇叭状锯齿,钻头后端连接套管,多个套管依次连接,套管连接钻机;钻头和套管为中空结构,钻头尾端设有连接槽,套管前端设有锥形头,锥形头上设有连接头;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锥型活动连接的方式,套管的长度能够适配施工的需要,且能够根据钻进需要产生角度倾斜,根据锚杆(索)体长度全程钻进套取,解决了普通套管无法变向而切断锚杆(索)体的情形,滚珠钻头减小了钻头与锚杆(索)体钻进接触时的摩擦力,有效降低了对锚杆(索)体的损伤。

Variable direction steel bushing and ball drill

Variable to the steel casing and ball drill, effectively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removal of bolt (cable) in the casing can not follow up and damage in the process of drilling bit bolt (cable) body; including variable to the steel casing and ball drill bit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horn toothed bit is connected at the rear end casing, a plurality of the casing is connected casing connecting drill; drill and drill casing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tai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casing head, cone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cone type movable connection sleeve length can be adapted to the construction, which can produce tilt angl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drilling bolt (cable),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whole drilling taking, solve the common casing cannot change to cut bolt (cable) body case, The ball bit reduces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drill bit and the anchor rod,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amage to the anchor ro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地铁盾构区间锚杆(索)障碍物拔除用到的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
技术介绍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遇到采用套管套取技术拔除锚杆(索)时,需要套管在扭矩的作用下随着锚杆(索)的孔道的轨迹改变方向,目前能提供大扭矩的刚性套管通常采用直螺纹丝扣连接,直螺纹丝扣连接套管在扭矩传递过程中无法根据锚杆(索)的孔道的轨迹改变前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拔除锚杆(索)中出现套管无法全程跟进及钻进过程中钻头损伤锚杆(索)体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其特征在于,钻头前端设有喇叭状锯齿,钻头后端连接套管,多个套管依次连接,套管连接钻机;钻头和套管为中空结构,钻头尾端设有连接槽,套管前端设有锥形头,锥形头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插入连接槽内构成钻头和套管连接且钻头和套管连接角度可调的结构。进一步的,钻头和套管及套管和套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钻头还包括连接段、第一躯干、第二躯干和第三躯干,连接段直径大于第一躯干,连接槽设于连接段内,第二躯干和第三躯干为喇叭状结构,第三躯干开口角度大于第二躯干,第三躯干前端连接锯齿。进一步的,第一躯干和第二躯干连接处设有一圈钢珠。进一步的,钻头的连接段外侧设有定位块,第一躯干外伸出有多个连接杆。进一步的,套管前端外侧设有与钻头上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套管外伸出有多个与第一躯干外连接杆对应的连接杆,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构成钻头和套管轴向固定的结构,连接杆经连接板连接后构成钻头和套管径向连接的结构。进一步的,套管后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向下伸出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槽相互连接构成多个套管连接的结构。进一步的,连接杆内设有螺纹,连接杆经螺纹连接螺钉,构成螺钉阻挡连接板从连接杆上脱落的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锥型活动连接的方式,套管的长度能够适配施工的需要,且能够根据钻进需要产生角度倾斜,根据锚杆(索)体长度全程钻进套取,解决了普通套管无法变向而切断锚杆(索)体的情形,滚珠钻头减小了钻头与锚杆(索)体钻进接触时的摩擦力,有效降低了对锚杆(索)体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钻头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钻头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套管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套管的左视图。图8是本技术套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可变向钢性套管2和滚珠钻头1,钻头1前端设有喇叭状锯齿8,喇叭状的结构更容易将锚杆(索)固定在钻头1中间,钻头1后端连接套管2,多个套管2依次连接,套管2连接钻机,钻机带动套管2和钻头1转动并向前推进,根据需要选择套管2的数量进行连接;钻头1和套管2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作为钻进中的压力通道,将钻头1和套管2套在锚杆(索)体上,在钻进时,向中空的套管2内通入高压水或泥浆,将钻头1内的沿土冲出,避免钻头1内被堵塞;钻头1尾端设有连接槽1-5,套管2前端设有锥形头2-1,锥形头2-1上设有连接头2-2,连接头插入连接槽1-5内将钻头1和套管2连接,而锥形头2-1的结构使得钻头1和套管2连接角度可调,在钻进时可以调整角度,将锚杆(索)全程套取。在该实施例中,钻头1和套管2与套管2和套管2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装在套管2的连接头2-2上,将钻头1和套管2与套管2和套管2之间的缝隙填满,避免在高压时发生渗漏。锥形头2-1可以方便套管2在钻头1内转动,连接头2-2的直线结构,方便密封套管2与钻头1之间的缝隙,使其在转动时仍然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在该实施例中,钻头1还包括连接段1-1、第一躯干1-2、第二躯干1-3和第三躯干1-4,连接段1-1直径大于第一躯干1-2,连接槽1-5设于连接段1-1内,第二躯干1-3和第三躯干1-4为喇叭状结构,第三躯干1-4开口角度大于第二躯干1-3,第三躯干1-4前端连接锯齿8。这样的结构使得钻头1在掘进时更加的容易,且喇叭状的结构能够避免在掘进时缠住锚杆(索),能够加快施工的进程,减少设备的损坏和时间的浪费。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躯干1-2和第二躯干1-3连接处设有一圈钢珠9,锚杆(索)进入钻头1内,而钻头1仍处于转动状态,此时,锚杆(索)与钢珠9接触,降低了与锚杆(索)的摩擦力,减少了对锚杆(索)的损伤。在该实施例中,钻头1的连接段外侧设有定位块3,第一躯干1-2外伸出有多个连接杆5,套管2前端外侧设有与钻头1上定位块3配合的定位槽4,套管2外伸出有多个与第一躯干1-2外连接杆5对应的连接杆5,定位槽4与定位块3配合构成钻头1和套管2轴向固定的结构,连接杆5经连接板6连接后构成钻头1和套管2径向连接的结构。定位槽4的宽度大于定位块3的宽度,使得套管2发生角度变化时定位块3在定位槽4内可以发生位移而不是固定不动,避免定位结构的损坏,也使得套管2能够产生角度的变化。连接板6上的开孔直径大于连接杆5的直径,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不会将其紧密连接,使得钻头1和套管2之间仍然可以产生小的位移变化,能够产生微小的角度变化。在该实施例中,套管2后端设有连接部2-3,连接部2-3上向下伸出有定位块3,定位块3与定位槽4相互连接构成多个套管2连接的结构。连接后的定位块3与套管2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套管2之间也能够产生销角度的倾斜。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杆5内设有螺纹,连接杆5经螺纹连接螺钉7,螺钉7阻挡连接板6从连接杆5上脱落。本技术能够处理地铁盾构区间锚杆(索)等障碍物的拔除,可根据障碍物深度的不同,调整套管的数量,操作十分方便,在套取作业时,能够根据锚杆(索)的走向改变钻进方向,十分有效,与其他的盾构区间障碍物处理方式相比十分经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

【技术保护点】
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其特征在于,钻头(1)前端设有喇叭状锯齿(8),钻头(1)后端连接套管(2),多个套管(2)依次连接,套管(2)连接钻机;钻头(1)和套管(2)为中空结构,钻头(1)尾端设有连接槽(1‑5),套管(2)前端设有锥形头(2‑1),锥形头(2‑1)上设有连接头(2‑2),连接头插入连接槽(1‑5)内构成钻头(1)和套管(2)连接且钻头(1)和套管(2)连接角度可调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其特征在于,钻头(1)前端设有喇叭状锯齿(8),钻头(1)后端连接套管(2),多个套管(2)依次连接,套管(2)连接钻机;钻头(1)和套管(2)为中空结构,钻头(1)尾端设有连接槽(1-5),套管(2)前端设有锥形头(2-1),锥形头(2-1)上设有连接头(2-2),连接头插入连接槽(1-5)内构成钻头(1)和套管(2)连接且钻头(1)和套管(2)连接角度可调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头(1)和套管(2)及套管(2)和套管(2)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头(1)还包括连接段(1-1)、第一躯干(1-2)、第二躯干(1-3)和第三躯干(1-4),连接段(1-1)直径大于第一躯干(1-2),连接槽(1-5)设于连接段(1-1)内,第二躯干(1-3)和第三躯干(1-4)为喇叭状结构,第三躯干(1-4)开口角度大于第二躯干(1-3),第三躯干(1-4)前端连接锯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向钢性套管和滚珠钻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