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294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涉及运输机械设备领域,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连接,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过道、承载平台和多组滑槽,所述过道与所述滑槽连接,并且相对于滑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道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组LED照明灯,所述承载平台包括上隔板、下隔板和连接杆,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内部均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设在上隔板和下隔板底部的报警器,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滑槽上部设有顶板。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device,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the pulley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devic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oad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e loa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form, aisle and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chute, the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ute, and the chute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relative to the left, the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are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baff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LED lights, the bearing platform comprises an upper baffle and a lower clapboard and a connecting rod, wherein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and a lower baffle by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baffle and the lower baffl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weighing sensor and the weighing sen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baffle and a lower baffle at the bottom of the alarm, the bearing and the sliding platform The upper part of the chut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较重物料的装车通常由人工搬运完成,如果是需要装在较高的车厢内时,会采用升降装车机的输送装置将地面上的物料输送到指定高度与车厢连接后再由人工从升降装车机的输送装置上将物料取下放入车厢。因为一般的升降装车机输送装置的输送带电控系统只能在地上输送带中部电控箱上控制,每当车上接物料的搬运工需要停机、开机、上升或下降时都需要喊叫地上的搬运帮忙操作,升降装置本身的结构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承装空间有限、升降高度不便于控制。如此,不方便上面的人员进行及时对应的处理,进而浪费了劳动力,让工厂的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载物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连接,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过道、承载平台和多组滑槽,所述过道与所述滑槽连接,并且相对于滑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道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组LED照明灯,所述承载平台包括上隔板、下隔板和连接杆,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底部均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设在上隔板和下隔板底部的报警器,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滑槽上部设有顶板。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四个,前后各设置两个。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丝杠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为菱形叉剪式结构,支撑杆的底部和上部均连接有所述支撑座,支撑杆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支撑杆内端设有轴承与丝杠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端设有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支撑杆上部的支撑座连接有所述载物机构,支撑杆底部的支撑座连接有所述底座。优选的,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和丝杠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有防滑扶杆。优选的,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设有防滑凸起,所述过道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挡板铰接的挡门,并可与另一侧的挡板扣合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可升降可倾斜,方便快捷,提高装车效率;2、通过对四个升降装置的调节,相应的载物机构可倾斜,并且能调节平面的高度,同时具有斜面装车与竖直装车两种装车功能,方便快捷;3、底座设置有滑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移动,且刹车装置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固定,防止在装车过程中出现滑动现象;4、过道两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上设有防滑扶杆和挡板,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倾斜时的安全性,过道上设有防滑凸起增加摩擦力;5、升降机构通过手动转动摇杆,控制升降装置,与液压升降和电机升降相比,结构简单,减轻自身重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移动,且摇杆在不用时间可以从丝杠上取下,防止其他人员进行误操作;6、负责装载货物的上隔板和下隔板表面也设置了防滑凸起增加摩擦力,并通过重力传感器判断重量,当超重时可发出警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升降装置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升降装置上隔板和下隔板的剖面结构图其中,1-底座,11-滑轮,12-刹车装置,21-支撑杆,22-丝杠,23-支撑座,24-摇杆,31-滑槽,311-顶板,32-承载平台,33-过道,34-挡板,341-防滑扶杆,342-挡门,343-LED照明灯,35-上隔板,36-下隔板,37-连接杆,38-称重传感器,39-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升降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4出示本技术升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和载物机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滑轮11,所述滑轮11上设有刹车装置12。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3连接。所述载物机构3包括过道33、承载平台32和多组滑槽31,所述过道33与所述滑槽31连接,并且相对于滑槽31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道33两侧均设置有挡板34,所述挡板34上设有多组LED照明灯343,LED照明灯343保证了光源的充足。所述承载平台32包括上隔板35、下隔板36和连接杆37,上隔板35和下隔板36上可放置需要承载的物品。所述上隔板35和下隔板35通过所述连接杆37连接,所述上隔板35和下隔板36内部均设有称重传感器38,所述称重传感器38电性连接有设在上隔板35和下隔板36底部的报警器39,称重传感器38可设在上隔板35和下隔板36的内层之间,采用到电容式称重传感器。所述承载平台32与所述滑槽31连接,所述滑槽31上部设有顶板30,所述顶板30上可放置电葫芦,驱动承载平台32升降工作的可由电葫芦带动钢缆进而拉动承载平台32上下运动。或者采用顶板30上防止液压油缸,用液压油缸推动承载平台32往下,液压油缸复位时,承载平台32即上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为四个,前后各设置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21、丝杠22和支撑座23,所述支撑杆21为菱形叉剪式结构,所述支撑杆21的底部和上部均连接有所述支撑座23,支撑杆21与所述丝杠22连接,所述支撑杆21内端设有轴承与丝杠22固定连接,支撑杆21的外端设有丝母与丝22杠螺纹连接,支撑杆21上部的支撑座23连接有所述载物机构,支撑杆21底部的支撑座23连接有所述底座1。通过升降机构可调整载物机构的高度与倾斜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杠22上设置有摇杆24,所述摇杆24和丝杠22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4上设有防滑扶杆3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隔板35和下隔板36上均设有防滑凸起,所述过道33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挡板34上设有与挡板34铰接的挡门342,并可与相对的另一侧的挡板34扣合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载物机构倾斜情况下的安全性。使用时,把本技术移动到工作位置,通过刹车装置12对滑轮11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竖直或者倾斜装车时,通过摇杆24调节升降机构,进行装卸货。基于上述,本技术结构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可升降可倾斜,方便快捷,提高装车效率;2、通过对四个升降机构的调节,相应的载物机构可倾斜,并且能调节平面的高度,同时具有斜面装车与竖直装车两种装车功能;3、底座1设置有滑轮11,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移动,且刹车装置12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固定,防止在装车过程中出现滑动现象。4、过道33两侧设置有挡板34,且挡板34上设有防滑扶杆341和挡板342,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倾斜时的安全性,过道33上设有防滑凸起增加摩擦力;5、升降机构通过手动转动摇杆24,控制升降机构,与液压升降和电机升降相比,结构简单,减轻自身重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移动,且摇杆24在不用时间可以从丝杠上取下,防止其他人员进行误操作;6、负责装载货物的上隔板35和下隔板36表面也设置了防滑凸起增加摩擦力,并通过重力传感器38判断重量,当超重时可发出警报。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载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连接,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过道、承载平台和多组滑槽,所述过道与所述滑槽连接,并且相对于滑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道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组LED照明灯,所述承载平台包括上隔板、下隔板和连接杆,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内部均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设在上隔板和下隔板底部的报警器,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滑槽上部设有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载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连接,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过道、承载平台和多组滑槽,所述过道与所述滑槽连接,并且相对于滑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道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组LED照明灯,所述承载平台包括上隔板、下隔板和连接杆,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内部均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设在上隔板和下隔板底部的报警器,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滑槽上部设有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四个,前后各设置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川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