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932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环、喷嘴体;嵌套环嵌套于喷嘴体的外侧,全部或部分的覆盖喷嘴体的表面,与喷嘴体间隙配合;喷嘴体的内部设有气腔和至少两条流体通道;喷嘴体的表面设有,与喷嘴体内部贯通的气孔和孔;喷嘴体的表面还设有导流槽单元;导流槽单元为以液孔为起点,沿着喷嘴体的表面,呈发散型分布的若干对称的导流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嘴结构,产生扇形喷雾喷向切削区,很好解决了加工形式为线接触的微量润滑切削液供给问题,对切削区供液均匀、提高了微量润滑的冷却润滑性能。

Energy saving nozzle of micro lubric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icro lubrication system energy-saving nozz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mbedded rings, including a nozzle body; nested ring nested outside the nozzle body, covering the surface of the nozzle body of all or part of the body, with the nozzle clearance; the nozzle bod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gas chamber and at least two fluid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surface; the nozzle body, and the nozzle body through internal pores and holes; the surface of the nozzl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unit; guide groove unit with liquid ho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nozzle body, a guide groove type distribution of some symmetric divergence. The nozzl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produce fan spray to the cutting zone, a goo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rocessing form micro lubrication cutting fluid supply line contact, the cutting zone for liquid distribution, improving the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 lubr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艺
,涉及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机加工采用大量乳化液、切削油、冷却剂等对加工区进行冷却润滑,这种冷却润滑方式利用率低、增加了巨额加工生产成本,而且报废的冷却液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干式加工技术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它起源于汽车工业。已成功应用于车削、铣削、钻削和镗削等机械加工中。它不是简单的完全摒弃切削液,而是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刀具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废除切削液的使用。然而干式加工并没有解决切削区冷却问题,造成了工件表面烧伤、表面完整性恶化等问题。微量润滑技术代替浇注乳化液、干式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适应了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是指将微量的润滑液、水和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混合雾化后,喷射到切削区起到冷却润滑作用的一种技术。水和高压气体起到冷却作用,油起到润滑切削区、延长刀具寿命的作用。在微量润滑系统中,微量润滑雾化喷嘴的设计对三相流切削液的供给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直是微量润滑技术的重要内容。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可知,虽然很多设计者设计了微量润滑雾化喷嘴,然而在雾化效果、应用范围等方面依然存在繁多问题。本公司设计的一种嵌套式节能喷嘴及包含该喷嘴的喷嘴系统(专利号201310446946.6)提供一种嵌套式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嵌套环,其特征在于,喷嘴本体包括头部、中部和底部;喷嘴本体的头部为圆锥体,顶端设有喷射孔;喷嘴本体的中部为圆柱体,柱体上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气孔;喷嘴本体的底部为螺纹结构;嵌套环与喷嘴本体的中部相匹配的形成间隙结构;其中,喷嘴本体的内部设有一顶部为锥体的内腔室;内腔室的顶部还有一条与喷射孔相通的流体通道。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喷嘴安装于金属加工润滑装置中后,实现了点润滑,解决了现有新型金属准干式加工润滑中气体耗费大的问题,同时节约了电源,并具有节约润滑油和更环保的特点。微量润滑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磨削烧伤,提高了工件表面质量,实现高效、低耗、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低碳绿色清洁生产。青岛理工大学李长河教授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三相流供给系统(专利号201110221543.2),提供了一种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三相流供给系统。其特点是:将纳米流体经液路输送至喷嘴处,同时高压气体经气路进入喷嘴,高压气体与纳米流体在喷嘴混合室中充分混合雾化,经加速室加速后进入涡流室,同时压缩气体经涡流室通气孔进入,使三相流进一步旋转混合并加速,然后三相流以雾化液滴的形式经喷嘴出口喷射至磨削区。喷嘴混合室的旋向通气孔与混合室壁面相切,使纳米流体与气体混合更均匀。然而,以上专利技术设计的微量润滑喷嘴,仅针对加工形式为点接触的机械加工(如车削、铣削、钻削、点磨削等)。对于加工形式为线接触的加工形式(如平面/外圆/内圆磨削、铣齿、滚切等),暴露了润滑不均匀、甚至造成干加工这一致命缺陷,阻碍了微量润滑技术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解决现有三相流微量润滑喷嘴在应用方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环、喷嘴体;上述嵌套环嵌套于喷嘴体的外侧,全部或部分的覆盖喷嘴体的表面,与喷嘴体间隙配合;优选地,该嵌套环的造型与喷嘴体相仿,两者相互装配后,形成间隙环,气体可从环内喷出。上述喷嘴体的内部设有气腔和至少两条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的数量可根据使用的需要,或者喷嘴体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置。上述喷嘴体的表面设有,与喷嘴体内部贯通的气孔和液孔;一般沿喷嘴口的方向来说,气孔设置于下部,液孔设置于上部,从而能实现气体将液体包裹的过程。上述气孔至少2个,优选4或6个,均匀的布置于喷嘴体的表面,设置于气腔相对应的位置,并与其贯通;上述液孔与流体通道一一对应的设置,每条流体通道的一端部均与一个液孔相对设置;该结构可以为流体通道的终点即为液孔,当流体通道内设有液体喷射装置时,液体可直接从液孔喷出;也可以为流体通道的终点为一个预留的液体存储空间,液孔为该液体存储空间的出口,当空间储满液体后,液体从液孔喷射出。上述喷嘴体的表面还设有导流槽单元;上述导流槽单元为以液孔为起点,沿着喷嘴体的表面,呈发散型分布的若干对称的导流槽体。优选为扇形分布,从而便于液体从各角度的发散开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喷嘴体包括前端喷嘴部;上述前端喷嘴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呈中心轴对称的斜面构成;当该斜面为两个时,为背向设置,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喷嘴造型。上述导流槽单元设置于斜面上。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斜面与喷嘴体的中轴线的夹角为15°-30°;优选15°优选地;上述嵌套环与喷嘴体前端喷嘴部相对应的一端,呈锥面结构,该锥面结构与其轴心线的夹角为15°-30°;优选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导流槽体为等距式导流槽或收缩式导流槽;其中,上述等距式导流槽为起始端和尾端宽窄一致的结构;或者,上述收缩式导流槽为起始端宽、尾端窄的收缩式结构。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各导流槽体之间,通过不同的深度或宽度来实现导流量的一致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导流槽单元包括至少3条等距式导流槽;上述导流槽单元优选5条等距式导流槽;上述各等距式导流槽的宽度相等,且以喷嘴体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角度等分排列;优选为0.8-1.5mm;上述等距式导流槽的槽体深度优选为0.4-1mm;每条上述等距式导流槽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5°-25°;或上述导流槽单元包括至少3条收缩式导流槽;上述导流槽单元优选5条收缩式导流槽;上述各收缩式导流槽的宽度相等,且以喷嘴体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角度等分排列;优选为0.8-1.5mm,上述收缩式导流槽的槽体深度优选为0.4-1mm;每条上述收缩式导流槽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5°-25°;每条上述收缩式导流槽的收缩角度优选为5°-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喷嘴体的后端部设有连接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外接设备;上述固定单元上设有定位平面;上述嵌套环的端部设有定位凸台;上述定位凸台与定位平面相匹配,上述嵌套环通过定位凸台安装于定位平面上。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还包括一个混合室;上述混合室安装于喷嘴体内部,设置于流体通道与液孔的交接位置,用于将每条流体通道的液体进行混合后,再通过液孔流出/喷射出喷嘴体外。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对应于混合室的位置,上述喷嘴体的外表面上还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密封栓;上述密封栓用于将液体密封于混合室内,当完成工艺后,还可通过拔出密封栓来实现,将混合室内的液体排尽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至少两条液体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环、喷嘴体;所述嵌套环嵌套于喷嘴体的外侧,全部或部分的覆盖喷嘴体的表面,与喷嘴体间隙配合;所述喷嘴体的内部设有气腔和至少两条流体通道;所述喷嘴体的表面设有,与喷嘴体内部贯通的气孔和液孔;所述气孔至少2个,均匀的布置于喷嘴体的表面,设置于气腔相对应的位置,并与其贯通;所述液孔与流体通道一一对应的设置,每条流体通道的一端部均与一个液孔相对设置;所述喷嘴体的表面还设有导流槽单元;所述导流槽单元为以液孔为起点,沿着喷嘴体的表面,呈发散型分布的若干对称的导流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环、喷嘴体;所述嵌套环嵌套于喷嘴体的外侧,全部或部分的覆盖喷嘴体的表面,与喷嘴体间隙配合;所述喷嘴体的内部设有气腔和至少两条流体通道;所述喷嘴体的表面设有,与喷嘴体内部贯通的气孔和液孔;所述气孔至少2个,均匀的布置于喷嘴体的表面,设置于气腔相对应的位置,并与其贯通;所述液孔与流体通道一一对应的设置,每条流体通道的一端部均与一个液孔相对设置;所述喷嘴体的表面还设有导流槽单元;所述导流槽单元为以液孔为起点,沿着喷嘴体的表面,呈发散型分布的若干对称的导流槽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体包括前端喷嘴部;所述前端喷嘴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呈中心轴对称的斜面构成;所述导流槽单元设置于斜面上;所述气孔数量优选为4个或6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喷嘴体的中轴线的夹角为15°-30°;优选15°;优选地;所述嵌套环与喷嘴体前端喷嘴部相对应的一端,呈锥面结构,该锥面结构与其轴心线的夹角为15°-30°,优选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体为等距式导流槽或收缩式导流槽;其中,所述等距式导流槽为起始端和尾端宽窄一致的结构;所述收缩式导流槽为起始端宽、尾端窄的收缩式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单元包括至少3条等距式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单元优选5条等距式导流槽;所述各等距式导流槽的宽度相等,以喷嘴体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角度等分排列;优选地,所述各等距式导流槽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彬吴启东张乃庆李长河邱秋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